亚洲高清不卡|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久久|www.色啪啪.com|刮伦真实厨房|日韩伦理一区

首頁 | 簡介 | 建筑藝術 | 文學 | 新聞 | 上苑藝考 | 藝術家專欄 | 駐館藝術家 | 書訊 | 國際創作計劃 | 藝術品市場 | 上苑人物 | 藝術批評
文章搜索:
標題 作者 內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數字,不得搜索符號!
新聞 > 藝術活動
都市的圖案-孫鈞鈞的新繪畫 策展人:高名潞

[2014-3-16 20:49:45]


都市的圖案-孫鈞鈞的新繪畫


策展人:高名潞
時間:2014324201454
地點:藝術門畫廊,上海市江西中路181



NO.1352 173X158CM 布面丙烯 2013 孫鈞鈞(2012年上苑藝術館駐館藝術家)

 

孫鈞鈞于中國舉辦重要個展,呈現其最新繪畫作品

由高名潞策展,探索人性與機械重疊的當代都市表情

  


前言

 

孫鈞鈞的作品比較關注表現自己的感性心靈世界。這批新作品受到了紐約等現代都市景觀的啟發,但是,并非是對這些現象的直接描繪。相反,畫家注重把心理上對都市化、工業化的復制性、機械性的反應變成繪畫語言本身。通過滾動復印和個人手繪相結合的繪畫形式表達都市現實和心理現實之間的矛盾和平衡。這批新作打破了傳統抽象格子的平面性邏輯,融入了民間喜慶的熱烈和個人溫情的深度。人性和機械的重疊或許正是當代都市的真實表情。

 

高名潞



展覽日期

2014324日-201454

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1030-下午7

傳媒預覽:2014323日(星期日)下午4時-6

開幕時間:2014323日(星期日)下午6時-8

 

藝術門,上海市江西中路181號底樓(近福州路)

 

上海藝術門隆重呈獻中國藝術家孫鈞鈞的重要個展《都市的圖案-孫鈞鈞的新繪畫》,由中國當代藝術的杰出學者和策展人高名潞教授策展。展覽展期為2014324日至201454日。

展覽《都市的圖案》將呈現孫鈞鈞2013年創作的20幅全新作品,視覺上相互沖突的色彩營造出耳目一新的活力空間,繁復的畫面層次中,細膩豐富的紋理和筆觸若隱若現。在這一新系列作品中,孫鈞鈞將她對紐約等大都市景觀的感受作為創作的引子——諸如曼哈頓的摩天大樓、建筑外墻上耀眼的反光、霓虹燈和廣告牌,并在作品中融入對城市和工業化的深度個人感知,她的感性心靈世界與都市表情共同交織成全新的繪畫語言。

孫鈞鈞大膽突破以往的創作模式,將傳統意義上極不和諧的色彩并置起來,同時在畫面上結合或正方、或長方形的塊狀圖案與靈動、顫抖的筆觸,在深刻的沖突中達到不同的視覺表現與體驗。

 

關于城市‘格子’的對話

高名潞、孫鈞鈞 201310

 

高:你一套系列和之前的比較起來顯然差別很大了,最重要的是之前的手繪性效果比較強。目前的這個新系列花布格子的感覺更強。

孫:是。 

高:之前的作品有自然的參照,也比較尊重個人在畫的時候和參照對象之間所引起的自我的即時性感受,通過手繪,通過構圖,通過色彩甚至空白、筆觸、機理等等表現這種感受。但是目前這一套繪畫不是遵循之前的方式。你可以談一談,怎么樣從以前轉化到這一系列上來的? 

    孫:對,首先我覺得脈絡還是一致的,我去年那一批畫了幾十張吧,然后去年夏天我就開始醞釀這個轉變,因為我想畫我2013年,就是我現在生存的環境,其實我覺得今年這個新的系列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我們現在生存環境的一個體會,一個感受、一個表現吧,去年冬天從北京回到紐約。我以前的創作的來源呢是大自然,自然母親,我老是去紐約上州去采風,找到那些原始的小森林啊,湖泊啊溪流啊花草啊,然后看到光和影的變動找到靈感,但是在現場我并不寫生,回到工作室以后我把腦子里的那些東西再反應到畫布上。

但去年在北京的宋莊藝術區,雖然在鄉下,但是因為也開發的很厲害,很難找到非常原始的風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小河塘,就畫了一批,后來眼睛特別干澀。哎,我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風景呢?回到紐約正好是冬天,我就很苦悶,后來天天在城市里瞎逛,結果看到時代廣場啊,看到摩天大樓啊,看到廣告牌啊,霓虹燈啊,我就想,我就干脆畫一畫這個唾手可得的城市吧,我天天的生活的城市,那種霓虹燈啊,包括那種大樓玻璃幕墻的反光,那種特別極致的金屬的顏色,所謂暫且稱為一種后工業的顏色吧。這給我非常大的刺激,包括有一些銀行的一些標牌啊,那種藍,銀光的藍就像那種,筆記本電腦啊那個銀光屏幕上的顏色。畫一畫我現在生活的都市感覺,怎樣獲取一種新的東西?正好我那時候也在尋求一個轉變。然后我就在做了一些嘗試。

然后另外一個方面我也想把顏色推的更極致一些,就是對比更強烈,用一些平常可能在古典意義上并不一定很協調的顏色,把它放在一起,粉紅、橘黃把它全部放在一起,看能不能在這種極致中達到一種新的視覺的平衡。

 

    高:對,看你的作品和你剛才所描述的這種感覺以及好象突然又有產生了另外一種靈感,受到大都市這種燈紅酒綠景觀刺激,這些東西顯然是還是能夠引起人的都市聯想的。比如說它鮮艷的顏色而且很多方塊的形狀,雖然它是參差不齊的,但是放在一起也可以說是一個街區啊或者什么的。但是我覺得好象它還不是一個寫實性的東西。人們也有可能會想到很多民間的那種花布,編織物。關鍵的問題主要在于你用的基本形狀是方塊,長方形或者正方形,或者是長一點短一點的。這樣一個基本形狀呢會讓人們聯想到不同的東西,不僅僅是城市。

但是我覺得還有一個就是你運用的這種層次,就是除了這個剛才我們說的這個方塊,這個基本的形狀以后,你的繪畫好象在強調這種層次感,這個層次上面同時還有紋理,這部分紋理它我覺得還不是傳統繪畫手繪的那種機理和筆觸,因為你這個紋理其中有一部分是就是那種預先用滾子滾動上去的一些東西。盡管你加上一些手繪的東西,不管怎么樣,這里頭它有一種東西它是和傳統手繪相抵觸的東西,而這個相抵觸的就造成了這種裝飾感和批量感,就是裝飾性和批量性,而裝飾性和批量性它恰恰是傳統所排斥的東西,因為批量性和裝飾性呢是工業化的東西,工業化的東西就得要能夠復制,一旦能夠復制的話它就要顛覆所謂的個人表現。個人表現需要得非常微妙,手繪讓你激動的是什么?

    孫:對,高老師說的非常對,您說的那個裝飾性和批量性,其實我現在是刻意把它加進來的,為什么呢,我想把它做到一種視覺效果,就是機械和手工的結合,我就是想完整的保留,最大限度的保留去年的那個風格里面那種手繪的,就是你說它是激情也好,說它是感受也好,那種手繪的那種靈動的東西,那種顫抖的靈動的東西我想最大限度的保持下來。當我可能比較刻意加入很多機械,我權且稱它為機械的東西,就是一些roller,滾子滾出來的一些效果啊加進來,然后把它做成一種沖突的感覺,我看能不能視覺上帶來一些新的東西,新的沖突的平衡,包括顏色,包括紋理上我也讓它沖突起來,包括您說的就是把它批量性的,所謂后工業時代那種批量性的裝飾性的東西放進來,看能不能達到一種和手繪的東西放在一起,一樣能夠引起所謂心靈的,或者視覺的一種震撼效果,或者觸動。

而且,這種批量性的裝飾紋理,很多是我自己定制的紋理,哪怕是滾子滾上去的一些紋理,就像高老師剛才說的,能不能聯想到民間的一些東西啊? 或者可能會是一種在人的腦子里出現回憶的東西,那種叫motif的東西。這些可能會引起一些溫暖或者不溫暖的聯想,都會有一些感情上的觸動吧。我今年回美國還會多刻一些這種滾動模板,比較有意思的,從各個不同文化中來的,比如中東啊,亞洲啊,尋找一些參照,或者自己創建一些這樣的紋理,把它刻到滾子上去,看看有沒有一些新的視覺效果。

但是我不想把這些機械的東西做的太表面,我想讓它們,就是像您剛才說的,在層次里面若隱若現地推進去或者拉出來,不想做的特別刻意,然后最終還想呈現給觀眾一種是手動的感覺,就是手繪的感覺。

    孫:是的。

    高:所以,第一,你的方塊和方塊,從平面的這種效果上來說它不存在一種互相之間的一種邏輯關系,哪個放哪兒正確哪個放哪兒不正確不特別重要。第二個就是說,還一個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深層性,這和傳統抽象畫的幾何平面不一樣。格林伯格就說抽象畫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平面性,是吧?如果方塊有了深度感和感情化的東西,它就不純粹了。不純粹恰恰是現代主義反對的。

其實西方的批評家西方的理論家描述和討論這個方塊和格子的歷史已經很久了,也挺有意思的。格子是晚期出現的,他們認為格子是對早期方塊的一種顛覆,像馬列維奇、蒙德里安那是方塊,或者大小不均勻,排列有結構和主次的‘格子’。方塊一旦平均大小,平均形狀,對于早期現代主義而言,就沒意義了。所以,構圖的邏輯主次啊,中心和邊緣啊,線條的粗和細啊,紅和白啊,黑啊,等等,是一個邏輯關系。后來的西方抽象畫,特別是極少主義之后開始畫格子,特別是單色的格子。它就等于是對早期那個東西的一個抵消,就是抵消了它原來那個意義,格子本身的意義。

為什么羅嗦這些,是因為從你的方塊想到這些。我覺得,方塊和格子那兩者的觀念,好像在你這里都不存在對吧?

    孫:對,這個很關鍵。

    高:第二你也不存在一個所謂顛覆性的一個問題,因為你這里頭,你還是很注重這個方塊和方塊之間,特別是方塊和它下一層的那個方塊之間的深度關系,以及方塊和線條的表現性的關系。而且方塊的滾動的機械性肌理,和你手繪的,不管是刷子還是畫筆線條之間的那個統一關系。這種平衡手繪和機械滾動,平面和深度,感情和冷漠的努力似乎和那個所謂的后現代或者當代人們津津樂道的顛覆性好像沒有太大關系的。還比較古典。

    孫:對。

    高:這個容易產生多義性。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有人會看到這種畫,認為它帶有破壞性、帶有顛覆性。

    孫:嗯,猛一看是。

    高:因為用熒光,很熱鬧。

    孫:是的,但是,它手工性還是很強的。

    高:正是,它的手繪的圖案性,使每幅畫都可以成為一部分,也可以是獨立的。所以,它那種可重復性和可批量性的特點就出現了,同時圖案的獨立表現性和圖案的連續性反而統一了。

    孫:啊?哦…

    高:比如,如果你把它們,也就是目前的獨幅作品拼起來的話,你不論拼多大,你拼上十張二十張,拼在一起,它都是一張畫,只要你原來每張畫尺寸都一樣的。

    孫:哦,有意思,是。對,它拼在一起反而它的概念就出來了啊。說的對。

    高:對,出來了。二方連續成了二元平衡。這個就是這種復雜性能讓人家產生多義的解讀就是張力,就是復雜性,就是一個審美和文化的一個張力,比如就像拳頭,你要握起來的話你就很有力量,但是它的面積要比這個張開的時候要小,但是它的張力很大,比張開的那個張力還要大,因為它的復雜性和豐富性、矛盾性,互相的之間的抗衡性都在這個里面。

    孫:剛才高老師提煉的真好。復雜性,對,是說的對。

    高:要鬧中取靜,我們生活在這個都市里面成天就是這樣,它的復雜性在里面。你說光要呆在村里也不行,你真正到美國也沒有真正的村了實際上,美國走到哪個角落他也是工業化,他也都更工業化,這就是我們生存的一個基本的狀態,這種生存的狀態你說它是現實,你說它是一種文化,你說它是一種心理,你說它是一種哲學,你說它是什么都行,但是它這復雜的張力的這樣一種多種矛盾交織在一種張力,這是一個存在的一個東西,但是存在的這些東西倘若你真正地理解它了,真正地能表現它了,實際上所謂的表面的哪種風格,哪種色彩,哪那種圖案也好,或者是哪種筆觸也好,都是表面的。對于你來說,你用什么都行,你照樣還可以把那個東西表達出來。

    孫:這些東西描述的非常好,復雜性,我以前都用雜交這個詞來形容的。

    孫:有時候作畫的直接動力就是層次一定要多,把它弄得紛繁,七八層、十幾層,層次穿插,我比較在意這個。前面幾遍相對輕松一點,就是后面收的幾遍困難一點,收的時候特別小心,收的時候,我有時候可能坐上一整天,看看,主要還是看看那個視覺效果,有時候想造成一種沖突的效果,我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讓它沖突起來,看它能不能在沖突里面達到新的視覺的愉悅感。這樣就基本上告別了以前那種視覺感受或者說是套數吧,我知道以前那樣畫會很美啊,但是我就不那樣畫了,我就走它的對立面。而且,說俗氣一點,我基本上是什么難看的都往一塊放,特別是在開始的那幾層。這次我就跟以前那樣的美的視覺感對立起來地畫。就這樣的,就是自己給自己一點視覺的挑戰吧。 最后幾遍收的時候,特別是最后一兩遍收的時候,比較小心一點,然后會做很久,看。前幾遍一般都特別丑陋,收完以后好象好看一些。 

    高:你指的丑陋是什么意思?

    孫:丑陋就是說基本就沒有辦法看,好象就特別難看,基本上沒有視覺的愉悅感,但是因為我內心知道最后一兩遍會變成什么樣子,會比較有耐心等,等它干,然后做最后一兩遍,丑陋就是,好象基本上畫面都不成立的感覺。因為很多畫面要覆蓋掉,再讓它半透明出來。有時候我也會稍微比較隨意性的。比如前兩三遍我可能會去嘗試放一些東西啊,就是不按我的習慣,這一批作品都不按自己相對熟悉的一些套數去做,而是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所謂亂七八糟的圖形啊,顏色啊,隨便放。放完之后自己也感到輕松,創作過程也會有一種快感,因為很隨性嘛,那最后幾遍我就會比較用心去收它,那時候就會多一些理性,初期幾遍就是所謂感性的多一點,或者說感性、理性都沒有,就是隨便把它往一起放,然后再把它組織起來。

    高:你注重回到畫自己的世界了。

    孫:沒錯,是這樣的,其實你說的非常對,高老師,可能我最初原始的刺激是來自于感受那邊,但并不意味著我畫畫的時候就想著霓虹燈啊或者什么什么的。那只是一個引子,導火索而已.

    高:和它們沒有太大關系了。

    孫:沒有多大關系了,說的對,是這樣的。

    高:所以正是這樣你能夠回到那個你大腦當中的一種融合起來的一個形象當中,那個形象就是你剛才講你最后要追求的那個東西。所以你必須得從一開始進入的那里跳出來,一些人可能不太容易從直接的對照的現實當中跳出來,也有很多人不太容易從既有的那個藝術史的原材料當中跳出來。

    孫:對,是。一定要跳出來。

    高:不跳出來就不容易創造出東西來。

    孫:對,就淹沒在復制品的汪洋大海里。

    高:其實呢,你如果跳出來的話,實際上人們越容易從你的作品往現實當中去尋找某種聯想,去尋找某種語意,語意關系。我在想,是不是也許有人會看你的畫是大字報嘛?

    

    孫:有人說我的像大字報,哦對。

    高:是吧,我一猜肯定會有人覺得你這個就是大字報嘛,我們這一代人看的太多了,墻上刷大字報一層蓋上一層,就是這個效果嘛,呵呵。其實你畫的也許正是那個你根本就沒有想到的那些東西。

    孫:沒有。還有些人覺得像拼貼,像那個花布拼貼,他們鄉下的所謂的民間的那種東西。

    高:花布拼接大字報嘛,這些東西都是,有意思。

    孫:還有些人看到什么甲骨文之類的,就是中國的古文字,我都看不見,我說我沒往這方面聯想。

    高:這個東西人們如果說它是大字報也好,說它是一種拼貼也好,或者說它是民間的編織物組合在一起,這些東西它都是非個人化的,但是在你的畫當中,你覺得你的這個個人化,它主要體現在什么方面呢?

    高:也不是個人的風格,就是個人的痕跡吧?

    孫:痕跡,哦,痕跡…

    孫:是啊,怎么找我呢?就是好象混搭的那種感覺,雜交這個詞不太好聽,就叫復雜性吧!有一種流淌的東西,但是流淌也不是徹底的流淌,它是一種控制性的流淌,我可以控制它流淌到什么程度,比如說這個流淌是一個很靈動的東西,就是一個根,過去叫感性的東西吧。當我一般把它控制住呢它就成為一個理性的東西,就是比較理性的非常控制的,我要控制它流到哪里為止我就把它放平不讓它再淌了,包括控制它淌的粗細。我不是說隨意任它,我控制性地流淌它。包括那個方塊,我有些時候特意多放一些顏料把它滾下來,再滾過去,然后再滾一遍的時候呢,靠方塊下邊沿的一部分,就是底邊會有一些顏料因為重力它會滲下來一些,這會讓它很有一點靈動的,手工的痕跡感吧。我是刻意去做這個東西的。可能一點點這樣仔細做,就是我手工的痕跡吧。

    高:對,其實我覺得,就是你說的對,你說的這個跟畫面還是貼切的,其實你的這些畫挺粗中有細的。

    孫:對,謝謝,哈哈。對。

    高:可能跟你的,我覺得跟你的整個經歷有關。雖然你從國外來,但是你在國內生活。但是你總的來說相對還是比較單純一些。

    

    孫:單純,是的。

    高:單純的話就有一定的空間,在你的大腦時間和空間里面,留給你一些地方能夠去摳那些剛才所說的那么多矛盾性的東西。

    孫:對,是。


 

高名潞

高名潞教授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杰出學者,曾在中國美術館策劃中國現代藝術展1989),此為中國第一個抽象藝術展覽;作為策展人,他又將這一具有里程碑性質的展覽帶至美國,命名為蛻變與突破——中國新藝術展1999),首次展出于紐約亞洲協會畫廊和P.S.1當代藝術中心。他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志編輯部編輯,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史系終身教授。

 

主要出版物包括《‘85美術運動》(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蛻變與突破——中國新藝術》(加州伯克利大學出版社,1998)、《世紀烏托邦》(臺灣藝術家出版社,2000)、《中國極多主義》(中英文,重慶人民出版社,2003)、《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中英文,2005)、《另類方法,另類現代》、《無名:一個悲劇前衛的歷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意派論——一個顛覆再現的理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中的現代與前衛(麻省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11);策劃的主要展覽包括中國現代藝術展1989),蛻變與突破——中國新藝術展1998),豐收:當代藝術展2002),中國極多主義2003),牆: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的歷史重構2005),無名畫會回顧展2006)、意派——中國抽象藝術三十年2007-2008)和意派:世紀思維2009),意方:極多之比2010),透明的牆:中印藝術展2011)。

 

 

藝術門

 

藝術門由林明珠創立。藝術門是推動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力量。超過二十年推廣亞洲與西方的當代藝術和設計,藝術門業已成為最領先和最有成就、并在中國之外設立畫廊的當代藝術畫廊。藝術門在中國及亞洲藝術走向國際化舞臺中扮演關鍵角色,致力推廣重新審視各個區域當代藝術哲學與理念的藝術家。藝術門透過香港、上海和新加坡的藝術空間,與著名策展人合作舉辦展覽,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呈現藝術家個展、特別藝術項目和裝置,以及高水平的藝術家群展。基于中國文人藝術的理念-藝術無等級之分,藝術門致力于打破不同藝術門類的界限,以獨特的畫廊模式鼓勵跨文化間的對話與交流。

藝術門尤其注重推動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發展。重要藝術家朱金石和蘇笑柏將中國特有的情懷融入國際化的視覺語言,他們的作品在國際上廣泛地展出,并位列世界眾多重要的私人和公共收藏。藝術門同時在亞洲展出著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包括Jenny HolzerJim LambieYinka Shonibare MBE (RA),讓更多的亞洲觀眾了解他們的作品。藝術門鼓勵國際藝術家創作與中國文化相關的作品,合作創作令人深思的、切入文化的作品。

對比窗(Pearl Lam Design)呈獻包括André DubreuilMaarten BaasMattia BonettiStudio Makkink & Bey在內的國際知名及新晉設計師。畫廊鼓勵他們將中國五千年的傳統藝術與傳統工藝制作技術糅合和突破,創作出能反映其在華經歷的新作。單獨展示設計的第四個畫廊以及概念商店將于上海開幕。

 

 

 



查看5599次

上一篇
董潔行為藝術展2014年4月15日-30日在上苑藝術館進行
超象—痕跡與線性
極簡主義的極致之美
圣水墨在德國——島子教授訪談錄
上苑藝術館“國際創作計劃” 2014駐館藝術家入選名單
下一篇
唐曉渡:夸大文學的意義會落下笑柄
藍藍詩歌朗誦交流會
上苑藝術館自助式藝術項目征優秀藝術家
<<各自為藝>>2014上苑女藝術家邀請展
<探索•謐境>朱東升個展
版權©上苑藝術館
技術支持:九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