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訪談】藝典中國|程小蓓:關于駐館藝術家之“詩性之象”
[2024-1-26 9:34:09]

藝典中國訪談程小蓓
文字的向度中有了詩,使得文字最大限度地突破著語言的圍限,以期通過無限可能的文字組合,準確地捕捉和呈現那些超越意義的靈感。藝術的向度中有了詩,將融匯出何種反應何種變化。詩性之象:上苑藝術館駐館藝術家專場為【藝典中國】呈現了43件以詩性抽象為主題的繪畫創作。詩性抽象主題創作源自“國際創作計劃”項目,挑選了歷年參與項目的藝術家的創作精品。
北京上苑藝術館
藝典中國:程小蓓,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上苑藝術館是一座什么樣的藝術館?
程小蓓:上苑藝術館是一座為開展“國際創作計劃”項目,為優秀藝術家提供優質創作環境、自由奇思異想實驗、藝術家互助成長的平臺。每年接收世界各地藝術家40-50人,駐館創作7個月。以聚集創作、國際藝術跨界交流與合作的駐留基地。
藝典中國:作為中國首個的“國際駐館創作計劃”,這項計劃的創建初衷是什么?這個計劃的核心是什么?
程小蓓:上苑藝術館“國際駐館創作計劃”,就是國際上通常說的“藝術駐留計劃”(Artist InResidence,簡稱AIR),它發源于二戰之后的美國與歐洲。
作為中國第一家大型綜合藝術駐留計劃的藝術館,首先是想讓這種項目也在中國落地。并在歐美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將小型的單項藝術門類擴大到與藝術相關的所有方面——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語言藝術、肢體藝術……綜合藝術。讓藝術家相互刺激與合作,創作出更多向度、更多信息量、與人類有更多知覺通道的藝術作品。
這個計劃的核心是——提倡和推動在野的,以具有創造性與詩性語言特質的,和藝術家生存的“現在”相關的,真實生命體驗為創作“沖動”的藝術創作。更注重跨界的藝術合作與推動,更注重對年青藝術家的扶持與成長互助。
藝典中國:參與的駐館藝術家在藝術館中的創作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程小蓓:在新的環境與新的藝術家朋友的刺激下,首先是興奮;再之后是上苑藝術館地處燕山腳下,離繁華的城市較遠,藝術家離自己的家與親人也遠,讓他們有時間和心境去體會孤獨與寂寞,讓他們有機會從浮燥的世界中退回到向內看自己的狀態中。這是決定能否用真實生命體驗去創作的先決條件。一個好的藝術家能從這7個月的有效時間里噴發出一個系列的優質作品,從而達到做個展的質量與數量。
藝典中國:作為詩人、藝術家和作家,您如何理解詩性抽象藝術?
程小蓓:詩性藝術首先是反邏輯思維、定勢思維和職業思維的,激發成年之后的原始思維,在有生命經驗的基礎上,還從童年的思維角度、思維感觸生發出新的思維形象。
其一,運用想象力將主觀情感過渡到到客觀事物上,使客觀事物成為主觀情感的載體,從而創造出一個心物合融的主體境界的藝術品。
其二,創造情景相融的境界——情寄于象,象托載情,主客不分,心物合融一體,從而創造出有境界的藝術品。
其三,借助想象,用奇特的想象創造新的意象和境界。這是最能體現天賦的方面。
藝典中國:您如何看待與藝術品電商“藝典中國”的合作?
程小蓓:藝典中國是我們上苑藝術館藝術品的出口之一,它讓我們的藝術作品落地。當我們的藝術品通過電商“藝典中國”到了收藏家手中,就延伸了上苑藝術館的展覽平臺,收藏家的客廳就成了藝術家的第N個展廳。這是藝術品的最佳去處之一。
□北京東直門916路、942路到懷柔,轉懷柔-沙峪口(上苑藝術館) □京承高速12出口 > 右拐過水渠西行2KM > 良善莊路口北行到底>右拐300m路北
查看167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