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亞洲周 [2013年09月24日 17:23]
[2013-9-26 9:08:11]
紐約亞洲周 [2013年09月24日 17:23]
作為全球兩大藝術市場的匯合,亞洲周享有一年兩次在紐約舉行的殊榮。第一次是在三月舉行,第二次是在夏歇之后,引領拍賣季的回歸。這個極具戰略性的日程安排旨在于現代與當代藝術大型拍賣會啟動之前,為東西半球的買家熱身。
屆時,邦瀚思、蘇富比以及佳士得拍賣行將攜古今中外五花八門的作品輪番上陣(邦瀚思9月16日至18日、蘇富比9月13日至19日、佳士得9月17日至20日)。除了西方藏家,亞洲藏家尤其會在這關鍵的一周里將目光對準紐約,并通常以實力遠程買家的身份令人“望而生畏”。在這幾天中,我們將目睹來自韓國、日本、印度、中國的珍貴古物、翡翠、書法、傳統作品以及現當代作品,在公開拍賣和私人銷售的場合中推出(如9月12日至27日由佳士得舉辦的、以自然與超級寫實為主題的《Super/Natural Contemporary Korean Art》私人展覽與銷售會)。
佳士得“南亞現當代藝術拍賣會”
佳士得專門為這一年度盛會制訂了一場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專場,匯聚中國傳統的花鳥畫、以沈周、陳淳為代表的吳派名家的杰作、以及齊白石、張大千或徐悲鴻等現代大師的作品。盡管于2013年9月17、18日舉行的這一專場與去年相比流拍率較高(38.3%),但收入依然可觀(含手續費拍賣收入達5,096,125美元)。現當代作品雖依舊不如亞洲古物和古代作品賺錢,然而那些不容錯過的藝術家作品如泰伯·梅塔(Tyeb
MEHTA)、馬克布勒(Maqbool
Fida HUSAIN)、菲達·侯賽因(Maqbool
Fida HUSAIN)、賽義德·海德爾·拉扎(Sayed
Haider RAZA)或弗朗西斯·牛頓·索薩(Francis
Newton SOUZA)依然大受追捧。
毫無意外,拍價最高的作品與三月份一樣,出自印度人賽義德·海德爾·拉扎(Syed Haider Raza)之手。2013年3月20日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他的一幅創作于1964年名為《Village en fête》的油畫以高于預估價格的兩倍155萬美元成交(含手續費約為186萬美元),成為全場最大的亮點。佳士得選擇拉扎的油畫《Italian Village》作為9月17、18日拍賣會拍品目錄冊的封面,不失為保險之舉。這幅整齊均勻、冷峻風格的都市風景畫創作于藝術家遷居至巴黎之后的1953年,顯示出歐洲藝術對其作品的影響,這一兩種文化的現代性對話引得全世界藏家們的爭奪。最終,一家亞洲機構奪得這件作品,并以600,000美元的價格創下當場拍賣的最高記錄(含手續費為723,750美元,估價為550,000至750,000美元)。拉扎同時還憑借一幅創作于1962年的風景畫《Untitled (Landscape)》取得拍賣會的探花位置,這件作品最終被一名英國人買走。拉扎的作品在印度擁有強大的市場,但營業額卻只占其全球收入的5%,而美國市場占到37%,藝術家長期居住的法國市場約占30%(英國市場約占22%)。
排行榜的榜眼出自華蘇迪奧·蓋同德(Vasudeo.
S. GAITONDE,1924-2011)創作于1973年的抽象畫,被一位亞洲藏家拍下。雖未能取得佳士得預期中的驚艷成績,420,000美元的價格(含手續費為507,750美元)足以讓這幅《Untitled》震懾眼球。這樣,今年以來華蘇迪奧·蓋同德的最佳拍賣記錄任然握持在蘇富比手中(《Painting No. 1》,580,000英鎊,不含手續費約合超過901,000美元),但兩大巨頭都未能打破2006年的天價記錄。
當代藝術方面,買家們依然持謹慎態度,如巴哈提·科爾(Bharti
KHER)出色的《Landscape》僅以280,000美元的價格成交(含手續費為339,750美元)。這一結果令佳士得大失所望,其估計的價格在300,000至500,000美元之間。然而,對于一幅用眾多眉心貼構成的作品而言,這一價格與其品質基本相符。這樣的結果表明,相比于2006至2008年,市場已完全成熟,因為藏家們不再競相抬價,盡管該藝術家才創下新的歷史記錄(雕塑《The Skin Speaks A Language Not Its Own》,成交價170萬美元,含手續費178.5萬美元,2013年5月13日于佳士得紐約拍賣行)。拍賣行應當調整他們的估價,因為買家們知道價格上漲總有到頭的時候。
查看1063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