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不卡|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久久|www.色啪啪.com|刮伦真实厨房|日韩伦理一区

首頁 | 簡介 | 建筑藝術 | 文學 | 新聞 | 上苑藝考 | 藝術家專欄 | 駐館藝術家 | 書訊 | 國際創作計劃 | 藝術品市場 | 上苑人物 | 藝術批評
文章搜索:
標題 作者 內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數字,不得搜索符號!
藝術批評 > 藝術批評
獨特的辨認--臧棣評蔣浩詩

[2006-6-6 17:00:19]


獨特的辨認
——讀蔣浩的詩《海的形狀》

臧棣

    在這首詩中,詩人蔣浩用一種自我對話的方式再現了我們的心靈生活。這首詩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所呈現的對話情境,既可用于驗證我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比如兩個戀人之間的特殊的交流,又可用于連通我們所深切意識到的內心生活。
    我看來,由詩歌引出的信念中,最吸引人的、也是最富于誘惑力的信念,就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實際上是由我們體驗的內心生活的質量來決定的。王爾德曾說,生活模仿藝術。這句話,曾令多少蠢貨們憤慨。但是,在真正的意義上,比如在我們追問什么是生命的本質時,我們就發現,生活確實在模仿藝術,也應該模仿藝術。或者說,假如以前不是,那么,王爾德之后,藝術確實被生活廣泛模仿了。問題不在于王爾德說的是否是一種真理。假如有人以為藝術模仿生活是真理的話,那么王爾德的反論也不是要糾正人們的謬誤。問題在于,當王爾德說,生活模仿藝術時,他實際上也就消解了人們所習慣采取的用是否符合真理來看待此類命題的角度或眼光。換句話說,生活模仿藝術,或生活模仿詩歌,這樣的命名并不指向我們對生活的本質的認識,也不指向我們對詩歌的本質的確認。它喚起的是,我們重新塑造自我,重新創造生活的新的激情。像詩一樣,生活的秘密也在于它包含了生命的多重可能。因此,對于生活的想象,其實是生活的最主要的議題。想象,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類行為,一直居于人類生活的核心位置。另一方面,它也容易遭人嫉恨。
   也許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我們是否想象過生活的形狀?這樣的想象意味著什么?或者不妨更坦率地說,我們能避開這樣的想象嗎?就像在這首詩中,蔣浩所呈現的一種典型場景:什么是海的形狀?除了“是其所是”這樣的角度,“海的形狀”還能是什么?或者說,它還能意味著什么?
   從詩的意圖的角度看,這首詩的主題涉及到我們如何看待我們所置身的世界。如何辨認世界,其實就是如何辨識人的自我。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辨認,詩人給出的線索并不那么明確,但他也提供了一種暗示:辨認的過程所引發的觀察角度的變化,是我們豐富心靈和增進洞察的最有效的自我教育的途徑。不。也許不只是途徑,而是我們自身成長的一部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常,這樣的主題往往在處理細節時,遭遇到重重困難。要找到令人信服的細節和情景,確實很不容易。因為這樣的主題往往誘使詩人滑向喋喋說教,或自我表演。但是,閱讀這首詩后,我們便能感到蔣浩的處理,確實很獨到,也很妥當。在詩的開篇,“海的形狀”引出的是一個抽象的、普遍的話題,有關它的問訊也是迫切的,而詩人給出的回答,則相當具體:“海的形狀”可以是被拎回的“兩袋海水”。這里,“兩袋海水”呈現了一種包含巨大反差的形象的具體性。同時,它也透露出詩人的一種回答:“兩袋海水”盡管乍看上去,顯得如此簡單、無奇、平淡,但經由詩人的點撥,它們卻剎時呈露出一種豐富的意蘊。它們也是:“兩滴滾燙的眼淚”。這里,“眼淚”所代表的主觀意象和“海水”所展現的客觀意象發生了一次不露痕跡的重合。這種重合對揭示這首詩的主題非常關鍵。因為這首詩的主旨意在揭示感受對于生活的重要性。詩人通過“海的形狀”在日常觀感中的不斷變形,它一會是“細沙似的面粉”,一會是“鍛煉的面包”,一會是退潮后留在海灘上“鹽”,……,詩人告訴我們,尋找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僅意味著更深入的體驗生活,而且意味著對人生境界的領悟。如同詩的結尾,詩人表明,對“海的形狀”的辨認,實際上就是對我們自身的認識:因為“這也是你的形狀”。
   詩人在此詩中對語調的把握,顯示了一種異常成熟的詩藝。這語調里,既有冥想的成分,又有日常談話的氣氛,很好地展現了詩的意圖。


附詩

海的形狀

蔣浩

你每次問我海的形狀時,
我都應該拎回兩袋海水。
這是海的形狀,像一對眼睛:
或者是眼睛看到的海的形狀。
你去摸它,像是去擦拭
兩滴滾燙的眼淚。
這也是海的形狀。它的透明
涌自同一個更深的心靈。
即使把兩袋水加在一起,不影響
它的寬廣。它們仍然很新鮮,
仿佛就會游出兩尾非魚。
你用它燒細沙似的面粉,
鍛煉的面包,也是海的形狀。
還未用利帆切開時,
已像一艘遠去的輪船。
桌上剩下的這對塑料袋,
也是海的形狀。在變扁,
像潮水慢慢退下了沙灘。
真正的潮水退下沙灘時,
獻上的鹽,也是海的形狀。
你不信?我應該拎回一袋水,
一袋沙。這也是海的形狀。
你肯定,否定;又不肯定,
不否定?你自己反復實驗吧。
這也是你的形狀。但你說,
“我只是我的形象。”

查看8247次

上一篇
《馬驊,你是否收到了我的郵件?》
馬驊的<在變老之前遠去>
上苑藝術館對所有藝術活動免費提供活動場所
上苑藝術館——現代建筑藝術在先
解讀:關于九十年代先鋒詩
下一篇
出自名廚之手:試讀臧棣<<蝶戀花>>
關于姜濤<<游動懸崖>>
張曙光詩選
關于知識分子——崔衛平
黃瑞瑤藝術家
版權©上苑藝術館
技術支持:九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