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朝洛蒙,
演唱譚晶
輕輕地、輕輕地將心頭的蠟燭點燃,為親人祈安。
悄悄地、悄悄地編織和諧的詩篇,大愛無邊。
天塌地陷,意志彌堅,滄海橫流,情在人間。
這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愛的寄托,心的依戀。
默默地,默默地將淚水擦干,收拾斷壁殘垣,
虔誠地,虔誠地描繪重建的畫卷,用心奉獻。
天塌地陷,意志彌堅,滄海橫流,情在人間。
我們心中有堅定的信念,自強不息,擁抱明天。
王海平詩《愛的旋律》(發表于5-16《北京青年報》)
(參照微型情景詩劇安排隊形、站位、音樂、舞美和相應的變化)
主誦:5——1——2,
sou——dou——rai,(低沉地,斷續地)
跳動,怒吼的音符,
殘酷,無情的狂奏,
無旋律的打擊,
使高岸為谷,
深谷為陵
生命化作塵泥。
活著的人,
悲慟,痛苦,
失望,焦慮,
陷入難以自拔的境地。
這時候,
廢墟上走來了一隊使者,
攜帶著“魔笛”、“神諭”,
奏起撫慰、溝通,
激勵生命的旋律。
北川學生:再也聽不到媽媽的呼喚,
再也聽不到伙伴的低喧,
再也看不到那歡快的教室、操場,
充滿記憶的校園!
周圍是殘樓、瓦礫,
心中是悲傷、思念,
我們失神、無望,
煩躁、不安。
有什么?
有什么能穿越時空,
讓我們將親人探看;
有什么?
有什么能春風化雨,
讓我們笑對明天?
師大教師:古老的羌歌中隱藏著符咒,
牧曲會送去對遠方的問候,
心靈的薩克斯讓亡靈“回家”,
靈動的吉他讓激情與安寧重奏。
心與音,音與心相連,
就會鑄成溫馨的港灣
和起航的碼頭。
去撥動孩子們的心弦,
去撫摸孩子們的心靈,
將溫暖的手放在
他們的心坎和胸口,
讓真情與愛意
共同跳動、和諧鳴奏。
師生合:那是苦難中難忘的相聚,
那是理解中難解的情愫。
(低聲)弦歌互問,音移樂化,
尋找回失去的世界,
尋找到強者的感覺,
勇敢地站在揚帆的船頭。
怎能忘啊!
那神圣、迷人、深情的“六一”,
純情的歌聲
又響起了昔日的歡快,
青春的舞步
擊打著再度奮發的節奏。
動人的管弦
訴說著
思念、憧憬、期望、祝福。
靈魂在洗禮,
情感在升華。
精神涅槃,
意志堅強!
我們已走出
大自然給我們設置的考場,
行進在
曙光顯現的地平線上。
北川學生:(深情地)
留下來吧,留下來,
一支代代相傳的吉他,
一把點燃心靈的火種,
一條穿越時空的通道,
一種劫難中再生的精神,
一顆首師大老師浸透著、
迸射著大愛的心!
留下來吧,留下來,
那不僅是
語文、數學,
課題和知識點,
那不僅是
老師們的心血、汗水和情感,
那是戰勝苦難,
迎接生活挑戰的法典!
我們將代代相傳
到永遠,
永遠!
主誦:聽歌聲中已充滿陽光,
愛的旋律在吉他中流淌,
使者們在北京和北川,
老師和學生們之間
架起了一座
情感和心靈的橋梁,
(群起)
我們知道
民族精神
就在這里生長。
我們知道
復興希望
就在這里蘊藏。
音樂就是精靈,
文化就是光芒,
自強就是夢想,
孩子就是
明天和希望。
這就是2008的教育詩,
奉獻與愛的交響!
它將永遠被傳唱,
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