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欣喜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獲諾貝爾文學獎
上苑藝術館藝術執行委員-詩人藍藍與特朗斯特默碰杯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瑞典有世界影響的詩人。1931年出生,1954年發表詩集《17首詩》,先后共出版《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見黑暗》《小路》《為生者和死者》《悲哀貢多拉》等10部詩集。1990年患腦溢血致半身癱瘓后,仍堅持寫作純詩。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生活道路很簡單,直至退休,一直是少管所和社會福利機構的一名心理學家。旅行和寫作幾乎構成了他全部的業余生活。
從1954年發表處女詩集《17首詩》至今,共發表163首詩,大多為短詩,結集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跡》、《看見黑暗》、《小路》、《波羅的海》、《真理的障礙》、《野蠻的廣場》、《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貢多拉》等出版。
特朗斯特羅默是公認的象征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大師,20世紀80~90年代聲譽達到頂峰。有人甚至發出這樣的感嘆:“特朗斯特羅默癱瘓以后,歐洲最好的詩人在哪里?”他獲得過很多榮譽,包括彼特拉克獎、領航員獎等,而且多次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沃爾科特曾說:“瑞典文學院應毫不猶豫地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特朗斯特羅默,盡管他是瑞典人。”
特朗斯特羅默與中文譯者詩人李笠(多次參加上苑藝術館詩歌交流活動)
中文譯本:
《特朗斯特羅默詩全集》(南海出版社,李笠譯,2001)
《特蘭斯特羅默詩選》(河北教育出版社,董繼平譯,2003)
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的詩
李笠譯:
《車站》
火車已經到站。一節節車廂停在這里,
可是沒有門打開,沒有人上下。
究竟有沒有門?車廂里
擁擠著來回走動的人。
他們從緊閉的窗戶向外凝望。
外面,一個拿錘子的人沿車走著。
他敲打輪子,發出低弱的聲音。但就在這里!
這里震出奇異的聲響:一陣轟鳴的雷霆,
一陣大教堂的鐘聲,一陣周游世界的船聲
托起了整列火車和地上潮濕的石頭。
一切都在歌唱。你們將記住這些。繼續旅行吧!
《黑色的山》
汽車駛入下一道盤山公路,擺脫了
山的寒冷的影子,朝著太陽呼叫著向山上爬去。
我們在車內擁擠。獨裁者的半身像也被擠在
報紙里面。一只酒瓶從一張張嘴邊傳過。
死亡和胎記以不同的速度在大家的體內生長。
山頂上,藍色的海追趕著天空。
果戈理/北島譯
外套破舊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書信的樹林里,那樹林
因輕蔑和錯誤沙沙響,
心飄動像一張紙穿過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貍潛入這國度
轉瞬間點燃青草。
空中充滿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馬車像影子滑過我父親
亮著燈的院子。
彼得堡和毀滅在同一緯度
(你看見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嗎)
在冰封的居民區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窮漢。
這里,那守齋人曾被歡笑的牲口包圍,
而它們早就去往樹線以上的遠方。
人類搖晃的桌子。
看外邊,黑暗怎樣焊住靈魂的銀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馬車離開這國度!
樹與天空
一棵樹在雨中走動,匆匆走過
我們身旁,在這片傾灑著的灰色中,
這棵樹急事。它從雨中汲取生命
猶如果園里黑色的山雀,
雨歇了,樹停住了腳步。
它挺拔的軀體在晴朗的夜晚閃現,
和我們一樣,它在等待著那瞬間
當雪花在天空中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