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語——譚廣超詩畫作品展
[2014-4-21 12:59:07]
畫·語——譚廣超詩畫作品展

展 名:畫·語——譚廣超詩畫作品展
藝 術 家:譚廣超
開 幕:2014-04-27 11:00
展 期:2014-04-27 至 2014-05-06
展 地:吉林·長春
展 館: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視覺美術館
長春市凈月開發區博碩路1488號
主辦單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視覺藝術系
展覽介紹:譚廣超,青年詩人、畫家,吉林松原人,生于1988年。著有詩集《左手村莊 右手愛人》《我聽見了時間的聲音》,詩畫作品集《譚廣超詩書畫作品選》。文字及繪畫作品散見于各大報刊雜志。2013年8月,于北京上苑藝術館舉辦個人繪畫作品展——向“我”靠近。2014年4月27日,譚廣超將攜其近兩年創作的繪畫作品50幅(鋼筆畫、油畫、實驗水墨)及部分短詩作品與大家見面,展覽同時,將在展廳內循環播放由吉林人民廣播電臺著名節目主持人紅雨錄制的譚廣超詩歌作品選。畫·語——譚廣超詩畫作品展,將帶給您不一樣的視聽享受。相約長春凈月,近觀詩畫藝術。
譚廣超鋼筆畫:故鄉冬韻 53cmx38cm.
我的“畫語權”
譚廣超
我自幼跟母親習畫,始于何時?約莫是在四五歲的光景,再問為何選擇畫畫,可能最開始是因為家貧,導致童年里沒有玩具,在百無聊賴中看到母親早年的畫,自己擇張白紙鋪上去描畫,覺得還算得上一件趣事。我的母親不是專業畫家,也夠不上畫匠、畫師的稱謂,更不是所謂的民間藝人,她對于畫畫的態度僅限于愛好而已,但卻是我藝術之路上最好的啟蒙老師。待愛上繪畫之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任誰也無法阻攔。因為考慮到我成長之后的生計問題,父親曾抱著擔憂的心態語重心長地跟我談過很多,但都沒能打消我對繪畫的熱衷。
我從何時開始寫詩的呢?大約是在我讀初中二年級的那個夏天,因偶然間讀到朦朧派詩人的作品而喜歡上詩,讓我有了創作的欲望。我寫的第一首現代詩《生活》發表于校報《桃之夢》,這極大地鼓勵了我。要知道,在此之前我是個寫作文連標點都不會加的一個“壞學生”,突然成了“好學生”,這怎么了得?
我從初中開始瘋也似的寫詩、畫畫,不管是否能發表,不計未來前程,自己高興就好。但畫著、寫著又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兒,一旦掌握的知識和自身的經歷豐富了以后,一切就變得麻煩了!最開始畫畫、寫東西,常是把簡單的事弄得復雜,但在此之后不太一樣,我要把一些麻煩的東西簡單化,就像你后面要說的話可以用一個省略號總結一樣,使簡潔成為最直接的表述方式。再考慮加入自己思考的結果,按著獨有的方式去表達,由此,“簡單”就變得“不簡單”了。
多年來,我在國內各大文學、藝術刊物上發表了百余首詩、幾十幅畫作,也創辦刊物、辦展、組織活動,出版了自己的詩集、畫集、詩畫集,也獲得過一些殊榮。但我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我是清醒的,我在嘗試著用藝術和文學的手,去觸摸一些不可知的東西,在答案沒找到之前,我不敢昏沉。
要把我當前作品摞起來,厚度是要高出我的個頭兒的,可現實不該是這樣計算“著作等身”,這么高的一摞子作品里我要砍去、剔除太多糟粕,剩下的才算是我當前的精神厚度,我高估著來說只有兩厘米,人生百歲是夢想,在夢想得以實現的情況下,我現在才完成需要達到厚度的一小部分。
選部分繪畫、詩歌作品回大學校園展出,原因若干,最主要的是我的精神財富多半由大學供給,這是我的藝術棲息地,我要報以熱愛。在此我要感謝我的老師王玉峰先生,及為此次畫展出力的朋友們。
我將此次畫展命名為“畫·語”,這是我面對世界發聲時應具有的權利,我極盡力量將內心的語言導入作品中去,讓諸位在觀看我作品時也能看到我努力墊高的這兩厘米的精神厚度的舉動,以及我對“畫語權”的在意。
2014年3月27日 于長春
查看488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