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江個展《與我有關》7月29日在北京上苑藝術館舉行
[2012-7-23 16:27:03]
馬玉江個展《與我有關》7月29日下午四點在北京上苑藝術館開幕
活 動: 與我有關——馬玉江個展
策 展 人: 沈少民 杜曦云
組織策劃: 程小蓓
藝 術 家: 馬玉江
城 市: 北京
開 幕: 2012年7月29日
時 間: 12年07月29日 - 12年08月17日
機 構: 上苑藝術館
贊 助: 上苑藝術館
地 點: 上苑藝術館
地 址: 北京市懷柔區橋梓藝術公社
聯 系: 010—60635299 60635757
交通指南□北京東直門916路、942路到懷柔,轉杯柔-沙峪口(上苑藝術館)
□京承高速12出口 > 右拐過水渠西行2KM > 良善莊路口北行到底>右拐300m路北
《去海的東邊》
由花瓣組成的英文字《去海的東邊》
《去海的東邊》
《媽媽,我想離你更近一些》
紫花-姜牙
紫花-姜牙
紫花-姜牙
《鳩・芳》-影像鏈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2NzU4Mjg4.html
杏子-鑰匙
馬玉江自述:
“家人、愛人”是與我最親密的,“與我有關”,也與你有關;因為任何人在這個社會中都不能與以上二者脫離關系。
或許因為成長背景的關系,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格外敏感,尤其是與親人相處。在這次展覽中我所展現的作品都是以我與最親近人的關系為出發點的,或傷感或憂郁,但總是淡淡的,很含蓄的呈現著我與他(她)們的關系。
相比而言,我骨子里還是充滿東方傳統氣息的,厭倦了西方現代及后現代那一套,對各種充滿批判性的社會學及政治學的假大空也沒那么大興趣。還是做點熟悉的跟自身有關的小東西。
真誠是首要的,發自內心的表達;其次是表達手段的恰當性,在影像作品《鳩·芳》中每個鏡頭都沒有明確的指向性,它更多的是一種“意象”的表達。它不同于當下符號學的能指、所指,而是更趨向于傳統傷春悲秋似的文人情懷的流入,緩緩地,流到哪里是哪里。在《媽媽,我想離你更近一些》更是一場紀念,對母親去世二十周年的復雜感情用行為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是不是藝術已經不重要。
在裝置作品中(姑且這樣稱之),我更喜歡用“等藝術”來形容。因為這就是生活中的支離破碎,來到時無意識,過去時才發現它的美,所以無心用影像記錄下來的點點滴滴就構成了作品的主要部分。“藝術不是做出來的,是等出來的”我更愿這樣說,因為靠的是緣分。當然大部分沒有記錄的就只好用文字來描述。藝術為什么是視覺的呢?為什么一句話不能稱之為藝術呢?如果一句話就足夠表達,那就不用再妄作筆墨了吧。
“女友撿的野花死了把它裝在相框里,熬姜湯剩下的半塊姜種在土里,發出了芽”;“鑰匙丟了,半年后在杏樹下找到,我把這棵杏樹掉下的全部杏子撿回,收藏起來”。這是不是藝術?不重要了,因為這些對我而言比著藝術重要得多。
這是我的第一個個展,我把它稱為“與我有關”,兩個沒有繁體字的“我有”算是給我家人、愛人的一份禮物;另外“與關”是繁體字,因為我想與古人交流。
查看4188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