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風興嘆花落頻,芳意遣消又一春;
因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只稱生宮里,翠葉哪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園,王孫方恨買無因。
她在這首詩中感懷了自己向上不能高攀,因清高不被賞識;向下不能低就,因才高不被接納;最終只能落得獨自終老的際遇。
然而這卻不是魚玄機一人的命運。在男權社會里,女人始終如同商品,靠提升自己的賣相供掌握著社會話語權的男性世界消費,才能保證自己最最終有一個好的歸宿。千百年來這一直是女性存在的模式。盡管社會一直在變革,可這一方面始終是換湯不換藥。
而今我也已過“最好的銷售時節”,也已成為殘牡丹一朵。
而今中國女性藝術之于藝術也終歸有著同樣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處境。女性行為藝術就更是如此,在眾多的行為藝術家中女性只占極少數,而其中一貫堅持,作品有還相對算好的更是鳳毛麟角,也就是說同樣面臨著如何“賣掉”這朵殘牡丹的問題。
這次工作坊中的所有作品都會使用花卉這一元素,并以此為作品中的主要道具建構作品之主題,而花卉這一素材本身在中國女性藝術中也是一個被運用得司空見慣的物品,即是說也是一朵殘牡丹。
因此本次工作坊取名《賣殘牡丹》,就是要探討如何把這些個方方面面的殘牡丹“賣”出去、推出去、突破困境,找尋新出路。敬請參與!
《董潔“賣殘牡丹”行為藝術工作坊》時間表
2012年7月4日19:30 上苑藝術館室外,后山,柿子林,路邊柿子樹下 實施作品1《花落頻》
2012年7月5日20:30 上苑藝術館后山,山頂杏樹下 實施作品2《芳意遣消》
2012年7月6日19:30 上苑藝術館樓頂平臺實施作品3《買無因》
2012年7月7日19:00 上苑藝術館室內,圖書館一樓 實施作品4《蝶難親》
《董潔“賣殘牡丹”行為藝術工作坊》作品方案
1作品名稱:花落頻
作品類型:現場行為
作品材料:可食用花環一個
實施場地:室外,后山,柿子林,路邊柿子樹下
實施日期:2012年7月4日19:30
作品陳述:作品實施過程如圖
2作品名稱:芳意遣消
作品類型:現場行為
作品材料:香水百合、天堂鳥等花卉若干
實施場地:室外,后山,山頂杏樹下
實施日期:2012年7月5日20:30
作品陳述:作品實施過程如圖
3作品名稱:買無因
作品類型:現場行為
作品材料:白色紗布一塊、黃色玫瑰若干等
實施場地:上苑藝術館樓頂平臺
實施日期:2012年7月6日19:30
作品陳述:作品實施過程如圖
4作品名稱:蝶難親
作品類型:現場行為
作品材料:桌子、白色桌布、花瓶、紅玫瑰若干等
實施場地:室內,圖書館一樓
實施日期:2012年7月7日19:00
作品陳述:作品實施過程如圖所示
《董潔“賣殘牡丹”行為藝術工作坊》研討會討論課題
男權社會對女性種種不民主不人道壓制體現在方方面面,縱使藝術也不列外。男權社會并沒有為女性藝術設定出一套符合女性藝術家藝術創作的評判的標準;亦不是用一套針對于全人類的無性別差異的評判標準。而是以服務于男性的需求為對女性藝術創作的要求,制定的便于男權社會政權繼續統治女性的藝術評判標準。它既不是建立于女性藝術創造之實際情況上的具體要求,也不是根植于本就不應該有性別之分的藝術規律上的要求,甚至都不是直接將對男性藝術家的要求挪用于女性,哪怕不合時宜。它是男權社會為了便于統治女性而定下的如同其他行業一樣的要求女性遵守的準則同樣存在于藝術界。如同過去男人們為女性塑造的藝術形象要求女性以她們為榜樣去效仿是為了便于他們統治的傀儡,F今他們要求女性自己在創作中為他們完成這一任務。因而如同過去他們將理想的女性形象塑造為女神與蕩婦這兩類一樣,而今他們也將女性藝術創作分為兩類:
一、“班昭”類,班昭是漢代宮廷女官,因著《女書》被歷代奉為才女?伞杜畷芬仓徊贿^是教導女子將自己恪守成男性悅納的模樣以取悅男性。男權社會對此類言傳的推崇不過是愿望借由此將女性塑造成其需求的模式以方便其管理和統治。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女神型——溫良恭順、守貞服從。而今對于女性藝術的要求也不乏此類案例——將某類特性認定為女性特質。凡出現此特征的作品都被認證為女性一書中的優質之作。例如:唯美。被普遍廣泛地公認為女性藝術特有審美傾向之一,由此所有形式美輪美奐的作品都被認定為女性藝術中的優異之作,哪怕內容空洞。因一具美麗的軀殼是男權社會最便于統治的;又如:一貫認為會女紅的是賢惠女子,因而出現絲線等如同盤絲大仙一般的作品就被認定為是表現了女性特有身份處境的優秀作品。
二、“潘金蓮”類。潘金蓮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淫賤女子,雖然當代學者肯定了她性意思覺醒代表的身份,然而一般老百姓仍視其為淫娃蕩婦,可卻是男權社會里垂涎三尺的性交對象,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也是男權社會里渴求將女性塑造成為的其需求的女性類別之一——蕩婦型。而男權社會因著這種需求而出現的對表現女性性意識覺醒的女性藝術家作品無選擇標準的、大肆推崇致使曾幾一段時期,放眼望去女性藝術無疑幸免全是在夸大性器官、刻畫性交。
當然女性藝術家的創作不會只是一味奉承男權需要而遵循標準,必定是會有不在其評判體系之內表達自身藝術創作述求的作品,而這類也不可避免的會被男權社會以他們的需求進行掂量選取,這其中的標準又分為兩類:
一、模仿男性藝術表達的。此類作品被認可的原因不言而喻。
但是我們知道男性性格普片是偏于改造世界、重塑世界的。因而比較了抑郁展現出一種對時政、對社會體制表態的姿態。而女性的性格氣質普遍呈現出一種陰柔地隱忍包容與奉獻救贖,也就是女性之于世界是一種情感上溫柔給予的堅韌支撐。如果女性藝術表現出一種如同男性藝術一般的批判性或斗爭性就不見得是體現女性真實情感抒發的藝術了,很有可能成為男性藝術的傳聲筒,而缺乏自己的內心真實的聲音。
二、表述女權訴求的。這類作品受到男權社會的認可想來是會有些奇怪,但其實質不過是男權社會對自身優越地位炫耀性的選擇反襯,將反對的聲音作為一種消遣,而許可此類作品被放大。
而這類作品又是女性行為藝術中較為常見的。
因為我們知道:人類的身體從來都不是可供人類自由支配的工具,而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如何與之和諧共處的伴侶。對它的某一細節的疏忽、大意、防范、照顧不周都會引來病痛。而隨著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的演進,身體在每一個階段也會有著不同的反映。因此在對如何與自身身體相安無事地走完一生的科學探索中。人類也對自身身體的認知充滿了各種探索,包括以身體作為材料。用身體的語言表述自我思想的藝術創作的探索。
而女性由于一直缺乏可供轉述的第二自我,身體所帶來的需要研習如何適應的課題又往往多于男性,因此女性藝術家也往往表現出對認知自身身體的藝術思考更大的興致,也更容易想到用身體語言表達自己。
這其中較為常見的是出現了兩種較為極端的對身體的使用方式,一種是介于傳統觀念的束縛不愿依據作品需要真正恰當到位地使用自己的身體,而另一種則是完全相反不論對于作品的表達是否有必要地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一種特有的資源對男性社會報復式地使用。一種過度保守,一種過度開放。都不是真正出于藝術創作表達的需要真正到位適當地使用身體的語言對表達的觀念進行轉換。
因此,我計劃借由這次的工作坊共同探討女性現場藝術怎么做才是還原女性本真的自然發生的藝術狀態。而使用的道具——花卉確實明顯帶有被認定為女性特征的,并且作品表達實施的方式也是一種被認定為女性特性的方式,以這種慣有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探討它的局限性以期待有新的突破能真正展現女性本真的自然狀態下產生的藝術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