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藝術館-藝術支持發展計劃項目介紹
[2008-8-22 18:36:28]
上苑藝術館-藝術支持發展計劃專案介紹
自2007年9月開始,上苑藝術館陸續推出:駐館創作計劃:每年一期免費為十至十五位藝術家提供工作室和住宿,每期七個月;美術教師交流計劃:每年署假定期舉行;
這種開創性的活動想要不間斷地持續進行下去,為中國的藝術(詩歌、美術、音樂、設計、影像、批評、表演……)發展提供新的可能性,讓一些有獨立創作精神的年青藝術家們有一個理想的創作環境和一個跨界的藝術交流場地。
一年來,在這個理想的精神家園里,一批駐館創作的藝術家們真正實現了跨界的交流,從各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創作中吸聚原創力,擴大了視野、刺激了感觀、完成對自己的挖掘與發現。從而也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
但是,當我們看到一些優秀的駐館藝術家正在創作的高效時期,不得不放下正待完成的作品,去為一個糊口的工作不得不彎下自己的腰時,我們感到我們必須為此做點什么。為了讓一些優秀的駐館藝術家能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為衣食住行而憂,能夠全身心地、不間斷地保持旺盛的創作激情,以強有力的作品開創新的藝術領域。上苑藝術館決定給優秀的駐館藝術家延長駐館時間,同時想要推出扶持計劃。
一、駐館創作計劃:在美術、建筑設計、文學詩歌、音樂、舞臺劇、影視等不同門類里組織和選拔優秀藝術家進行駐館創作。同時創建上苑藝術館的“上苑藝術批評”作家群,讓他們與駐館藝術家一起成長。當這個計劃不間斷地進行下去,上苑藝術館的藝術家們將成為一股不能忽略的藝術力量,最終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二、美術教師交流計劃:給有藝術創作愿望的美術教師一個展示地與刺激場。在云集著音樂家、詩人、批評家、畫家、影像多媒體等眾多藝術家的上苑藝術館中進行有效交流,從各種藝術創作中吸聚原創力,在展示美術教師優質藝術作品的同時,也擴大我們的視野、刺激我們的感觀、完成我們對自己的挖掘與發現,相互促進并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審美意識,減少未來中華民族美學缺失,請從你們的工作開始,讓娃娃們從小就具有審美意識與美學價值衡量。
三、扶持計劃:駐館藝術家在完成駐館期間學術理念的不斷發展,系列作品的深入挖掘,藝術道路的持續開拓期間,上苑藝術館將延長他們的駐館時間,同時希望能夠解決駐館藝術家的生存問題,從而達到安心創作,不必中斷正在進行中的創作而去為衣食忙碌,讓駐館藝術家能在不間斷地處于跨界交流的氛圍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質的飛躍。
四、組織和接洽世界各地的藝術活動——創作計劃、學術交流、專題對話、展示展覽、作品討論(每月四次)。
五、組編“上苑藝術館的跨界藝術叢書”(由詩人蔣浩編輯、上苑迪金森創作室策劃出版)。組編有獨立精神的藝術刊物:《上苑藝術年刊》。
上苑藝術館·扶持計劃
一、申請資格:
中國大陸、臺灣、港澳地區及海外華人,從事繪畫、雕塑、建筑設計、詩歌、藝術批評、音樂、舞臺劇、影視等創作的年輕人,在通過了“上苑駐館創作計劃”進駐上苑藝術館創作時間達三個月以上者。
二、條件
在申請通過“上苑藝術館·駐館創作計劃”進駐資格后,在駐館創作的四-五個月里,創作出優秀作品的藝術家。
三、申報程序
(一)、申請方式:推薦和自薦
(1) 推薦:所有上苑藝術館藝術委員會的成員可以推薦一人。
(2) 自薦:自薦者可直接將相關申報材料送達上苑藝術館辦公室。
(二)、評審時間:每年10月為評審時間。
(三)、提交文件:申請人須向上苑藝術館提交以下文件:
A、《上苑藝術扶持計劃申請書》(見后附表);
B、個人照片1張,身份證復印件;
C、申請人作品闡釋;
D、自薦或推薦書;
E、駐館期間創作的優秀作品五幅及作品電子檔案光盤(達到印刷精度)。
四、評審程序、評審委員會
上苑藝術館組織評審小組,對自薦作品進行初評,初評勝出者進入候選程序,所有候選人作品(所有權歸藝術家,但留館展出時間一年)和相關資料要在上苑藝術館網站上公開展示二個月,以接受來自各方的審評意見。
在每年的六月或十月對上半期和下半期的駐館創作的作品進行終評。終評委委員由上苑藝術扶持計劃總負責人程小蓓邀請上苑藝術館藝術委員會成員進行終評。
五、上苑藝術扶持計劃名額、金額:
每年各評選1-2名優秀藝術家,對其進行扶持,每位藝術家獲扶持經費人民幣20,000元,作品將參加“上苑藝術扶持計劃”作品展覽并結集出版畫冊。
六、其它
上苑藝術扶持計劃委員會將與其它藝術機構合作,每4年(從2011年開始)舉辦一次學術邀請展,并出版畫冊。范圍是從3年來的60多位“上苑藝術扶持計劃”入圍者中精選出20名堅持進行藝術創作,并取得一定成績或影響的青年藝術家參展,旨在持續關注、扶持和推薦新人。
這個計劃我們想不間斷地進行下去,使上苑藝術館的藝術家們成為中華民族一股不能忽略的藝術力量,最終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七、組織機構
上苑藝術扶持計劃工作組秘書:程小蓓
上苑藝術扶持計劃評審委員會委員:殘雪、崔衛平、程小蓓、島子、鄧平祥、郭蓋、胡赳赳、何三坡、賈方舟、蔣浩、孫文波、王華祥、肖開愚、夏可君、徐唯辛、徐忠平、西川、朱大可
上苑藝術扶持計劃工作小組,電話:86-10-60635299,http://www.sh-yinshua.com
我們選擇藝術家的具體原則:
1、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2、給女藝術家相對比例的機會。
3、藝術創作的誠實:是否非表達不可,以及非如此表達不可。跟自我的關系。
4、繼續往前走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潛力在多大。
上苑藝術館
藝術創作計劃申請表
申 請 人
籍 貫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申
請
人 |
姓 名 |
|
性別 |
|
申請人照片
1張 |
出生年月日 |
|
民族 |
|
畢 業 學 校 |
|
郵編 |
|
所 在 地 區 |
|
通 訊 地 址 |
|
電 子 郵 件 |
|
個
人
簡
歷 |
|
作品闡釋(繳交:作品電子文檔十張(100KB左右)和光盤(印刷精度)) |
備注: |
評審小組意見 |
郵政編碼:102212
郵寄地址:北京市昌平區上苑藝術村-上苑藝術館程小蓓收
上苑藝術館·簡介
Shangyuan Art Museum
總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可對外展出的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對外接待食宿部份總面積:約3100平方米;
上苑藝術館是由二十一個原創藝術建筑、梁思成方案陳列館、文學會所、美術展覽廳共同組成。從2000年開始,發起人程小蓓與一群詩人、作家、美術家、建筑設計師在北京的北邊燕山腳下尋找、策劃組織、設計到動工建設,歷時七年,于2007年底落成。
所有建設獎金沒有商業投資、沒有政府投資,全部資金來源于藝術家自己籌措,以及一部份社會藝術愛好者的捐贈。
·類別: |
藝術館(含文學館、美術館、現代建筑藝術館) |
·電話: |
010-60635299、60635757 |
·傳真: |
010-60635299 |
·網址:
·Email: |
http//:www.sh-yinshua.com
training@syartmuseum.com; ssyuan@126.com |
·藝術委員: |
藝術委員會常務委員:
殘雪、崔衛平、程小蓓、島子、鄧平祥、郭蓋、胡赳赳、何三坡、賈方舟、蔣浩、孫文波、王華祥、肖開愚、夏可君、徐唯辛、徐忠平、西川、朱大可
常務秘書:程小蓓
|
宗旨:
提倡和推動在野的,以具有創造性與詩性語言特質的,和藝術家生存的“現在”相關的,真實生命體驗為創作“沖動”的藝術創作。更注重跨界的藝術合作與推動,更注重對年青藝術家的扶持與成長互助。
組建上苑藝術館的目的:
1. 組織跨界的藝術交流:為各個不同門類的藝術家提供一個交流平臺,恢復中國文化人的傳統:詩書畫樂等藝術家的常態交流。中國目前在美術、詩歌、音樂、建筑、舞臺劇、影視等各個藝術家群體基本上各自為陣,很少橫向交流。我們想從自己開始改善這種狀態。
2. 開展駐館創作計劃:為各個不同門類的優秀藝術家免費提供工作室、住宿,以及生活和創作的安靜而純粹的藝術環境。
3. 出版獨立精神的藝術叢書:《跨界藝術叢書》、《上苑藝術年刊》。
藝術管理委員會功能: 1、最初由他們選擇、推薦了進駐“上苑藝術基地”的成員。 2、由他們確定基本的藝術標準——以具有創造性與詩性語言特質的、和藝術家生存的“現在”相關的生命體驗為基本標準。 3、由他們負責審核:各類藝術活動(創作計劃、學術交流、專題對話、展示展覽)的內容及參與活動的藝術家名單。 4、由他們負責核定:“上苑藝術館駐館創作計劃”的入選藝術家系列人選;藝術館推廣部組編的藝術書刊的主目錄;推舉“上苑年度藝術家”名單,并審閱由藝術館推廣部組織的“上苑藝術批評”作家群為這些“年度藝術家”寫出的評論文章。 5、由他們指導和監督教育培訓中心的教學質量。
上苑藝術館的組織機構: 藝術交流部: 1、 該部所有活動必須是在藝術管理委員會審核下展開。 2、 藝術展出活動:由策展人(不限定人選)提交選題及策劃書。 3、 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文學家、詩人駐館交流。 4、 展開各種形式的學術會議。 5、 開放藝術家工作室。 6、 每兩年舉辦一次非官方藝術雙年展,同時評選出“純民間藝術雙年獎”作品及藝術家。 7、 每年邀請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家5-10名、國內每年十名藝術家一個月,前來駐館創作或學術交流。 推廣部: 1、 負責組織對外宣傳,組織新聞發布會,與各國駐華記者、文化藝術團體、文化官員建立起廣泛的聯系。開展廣泛的網上鏈接。同時為藝術交流部的每一次活動作好宣傳工作。 2、 組織“上苑藝術批評”作家群,每年定期對上苑藝術家作品進行專場批評并成文對外推廣宣傳。 3、 加強上苑藝術網站功效。 4、 策劃編輯上苑文學藝術書刊,每年定期出版。
會所及商務部: 1、 為藝術家提供交流會談餐飲(酒吧類)食宿(公寓性質)場所,可同時提供食宿約100人。 2、 為藝術家提供商業服務平臺,包括藝術作品、藝術技能等藝術資源的商務輸出。 3、 組織藝術品拍賣、展銷; 4、 組織藝術類培訓和遠程教育; 5、 開展國際范圍的藝術品及藝術(包括院校間)教育交流;
建筑管理委員會成員:孟建民、蘇丹、賈方舟、鄧平祥、溫子先、程小蓓 1、 由他們制定了:《上苑藝術基地部落建筑規劃細則》,并審核每一個建筑物的藝術造型。 2、 由他們推動了:現代建筑藝術博物館的最后落成。我們想讓我們的建筑成為有現實意義上的“效應感”和歷史意義上的“痕跡感”。雖然仍然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但你們可以在程小蓓將要編寫出的長篇報告文學《上苑藝術部落——建筑故事》一書中看到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勞和心血才有了你們現在能看到的果實。
上苑藝術館現代建筑藝術在先 1、 這些建筑物拒絕淺薄的時尚、拒絕仿古仿歐仿民的一切仿造,追求與本山本土相溶的原創建筑藝術品。如作家公寓:為了實現這些建筑是從本山本土長出來的設計理念,我們將從挖基礎時挖掘出來的本土摸上墻,而后在四周及屋頂種植藤本植物,最后使整個建筑都被綠植包裹。冬天像一根一根的竹筒筍,春夏秋則像一棵棵巨大的樹木。 2、 在建筑設計上溶入民族的、當代的文化觀念。如張永和為曾力做的“梁思成紀念館”的設計方案:設計是在深入考慮了上苑藝術館的山地地形和該紀念館的功能的基礎上,嘗試把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形式和當代建筑收藏和展示的功能進行結合,以期達到梁思成先生所說的“中而新”的當代建筑新境界。在建筑的功能和形式的表達上,謙遜和收斂,內向的院表達了對一代巨匠的思念和敬意: a) 院——中國建筑與別國建筑傳統之不同之處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于“先院后房”的認識。本方案以院作為一個設計的出發點?v向共分四“進”:分別為入口坡、前院、內院和后院;橫向分四“路”,主要為:入口坡、當代建筑藝術收藏博物館、梁陳方案收藏博物館、畫室和起居四路。院由房來組合,成為了三個主要的院落:外院、內院和后院。而院和院之間的聯系是由廊和檐下的灰空間來完成。 b) 坡與坡——該建筑的坡屋頂并不僅僅是對傳統建筑的一個形式的模仿,而是充分考慮了地形的“坡”而形成的成熟構思。對于本地形較為復雜的地形和樹的位置,坡屋頂最好地結合了漸低的地形(并且在有果樹的地方留出了空位)。不張揚并且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尊敬了環境——這也是表達了一種對梁陳案精神的致敬。同樣地,在坡地上的坡屋頂,在某個程度上也是一種“平屋頂”的概念。 c) 功能最主要的功能——梁陳方案的展覽和當代建筑藝術收藏這兩個功能分別被放在了第二路的半地下和第一路的位置。第一路:主要是當代建筑藝術收藏館,包括會客,多媒體,展覽空間等等;第二路:地下組織了梁陳案的展覽空間,地上一層是會客空間(屋內與檐下),二層布置了書房和收藏。第三路:北向為了結合畫室的功能,退了圍墻三米,使得北向的柔和光線可以在畫室內均勻分布。南向一層為主臥室,半地下為兩套客房。 d) 結構和材料——該方案的結構采用框架結構,外墻使用砌體磚墻圍護,屋頂使用灰瓦。整體的建筑色調以灰色為主,表達內斂和肅穆的建筑氣質
3、 將當代人生存過程中的生命體驗溶入其中。如:程小蓓在大門的西邊設計了一排平房,它根據地的起伏由西往東分成三個階梯,西低東高每梯50CM遞增。整體是蘭磚灰窗黑門。南邊(面對公路的面)立面的窗戶(75CM×175CM)用音符來決定它的高低起伏——31 23 53 21 3-/ 61 21 37 7 6 5-/ 66 12 55?3 2 1 6 5 1--用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振耳率最高的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南邊中間只有一道門,門上黑底紅字滿門寫著“舵手”等線體兩個字。選用這一支曲子的創意有二:一是它的鉻印性,它是病態時代的一個符號——生長在這個時代的所有中年人沒有不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耳朵里、頭腦中一不留神就會出現這個丑陋的旋律。它在我們心里真的是“不落的太陽”,一個血淋淋的紅太陽!文革情結在我們這代人的心里成了死結,把它表現出來是想治療我們自己,釋放我們自己,還我們的心靈以自由,雖然這已是不治之癥。很多藝術家都用他們的作品表現了,但用音符在建筑上去表現的還沒有。二是它的起伏度——每個音階升降20CM(三匹磚),最高音5最低音5正好是7度,高低差140CM,剛好安排在屋沿線與正負零之間。另外每個階梯剛好是一個完整的旋律,三段旋律剛好完整地表達了設計者的意圖。 總之這些年來程小蓓與上苑藝術家共同努力,歷經滄桑,將他們的理想主義發揮到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境地。但他們最終在有限的資金下,盡最大可能地完成了這個夠大的藝術家基地。
上苑藝術館——能在藝術史及建筑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郵政編碼: 101402 地 址: 北京懷柔區橋梓鎮沙峪口村 交通指南: □北京東直門916路、942路到懷柔,轉西3路-終點站(上苑藝術館) □京承高速12出口 > 右拐過水渠西行2KM > 良善莊路口北行即到 開館時間: 2007年5月4日開始 每天8:30-17:30
門票價格: 全部免票 網 址: http://www.sh-yinshua.com
查看894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