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雷攝影《靜謐.胡同》
[2009-7-20 17:05:00]
《靜謐.胡同》
于雷
邂逅胡同像是無意間打開一幅塵封已久的卷軸畫,隨著畫幅徐徐展開,陳雜五味撲面而來,沁人心脾,讓我想起《清明上河圖》里描繪的場景。
昏暗的路燈下一截搖曳的倒影像是絮叨著隱秘千年的秘密;狹窄的胡同口那些隨意堆放的物件卻又靜默無語,像是好奇地注視著我;眼前這對門墩雖已百孔千瘡但依舊肅穆,就這樣屹立百年。穿行其中我竟生出不知魏晉的時空錯覺,起先有些慌神,慢慢的心又沉靜下來,開始安靜地和他們對視。
在胡同里轉的久了,和一些居民也開始熟絡。一些熱心腸的街坊總會給我講一些胡同里的奇聞異事,有一位老者跟了我半天忍不住過來答話:你是業余愛好者吧?我說是啊!那你一定沒有到院子里面看看,我帶你去我家拍。后來才知道老者是一位退休大學教授,他為我詳解了四合院的建筑構造和審美情趣,語氣中帶著無限自豪與留戀,我自是暗暗敬佩仰慕。還有位則抱怨:這是哪里啊?這是北京,是首都,可你看看我們住的這兒是什么地兒?趕明兒一定要把這些照片傳到網上公布于眾啊。我開始漸漸體會到這些老街坊們對眼前這些胡同愛恨交織的情感,心里自然生出另一番感受:胡同的生態環境在滿足人們懷舊的審美情結的同時也確實給這兒的百姓生活帶來種種不便,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會向往寬敞明亮的高樓大廈,也想擺脫狹小的生活空間。但這樣一來北京城綿延數千年的老脈、老北京的精髓也就沒有了。眼下那種拆舊建新的保護方式在我看來也無異于破壞,而且這種破壞速度快得驚人,我兩個星期以前拍攝的一片胡同當我再次前去時已面目全非,一道道藍色隔板墻擋住了視線。
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既能讓綿延數載的胡同和它所承載的珍貴歷史文化繼續傳承下來,又能具備更適合的居住條件。這讓我想起游歷歐洲一些古鎮的感受,從外表看去那些古舊的街道、建筑,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雖已老邁但依舊淡定從容,內里卻散發出勃勃生機。
物質形態終究會改變,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只是希望那些蘊藏其中的人情練達、民風民俗不會隨著胡同的漸漸逝去而遠離我們的內心。
查看571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