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安主講《個人金字塔》——語言的魅力,理性的光輝,藝術的燦爛
[2009-8-13 7:28:57]
《個人金字塔》
劉麗安
(細述: 語言的魅力,理性的光輝,藝術的燦爛)
時間:8月12日(周三)下午
地點:安之居(北京昌平)
主講:劉麗安
主題:《個人金字塔》-- 語言的魅力,理性的光輝,藝術的燦爛
人員:上苑藝術館藝術家——李文光、 趙玉強、鄭志巖、 方誠 、馮言、姜志平、龐志清、A~0>n^8^8FPi7#d9rxcbg<$2@%rBAcctp://" target=_blank>張志剛、張廣輝、王雅莉 王海燕 、張照會、 張沁 、白 木、趙元 梅丹理(美) 蔡佾玲(臺)于 雷 王凡、Glc-te~RtJ;0uNKz>l*eP9or&hX!&F;;PtphUV_`kM" target=_blank>吳浩宇、程小蓓、孫文波

在圖書館隔壁的會議廳里,安一邊演講、一邊與上苑的駐館藝術家們進行互動交流。安背后的雙人照片是她的兒子高兆均夫婦。
我采用金字塔的造型來透視個人生存的四個介面以及三個平臺。 個人金字塔有四個介面:親情,友情,愛情,和人類愛。 個人金字塔有三個平臺:溫飽,幸福,和才華。 語言的魅力,理性的光輝,藝術的燦爛是使個人金字塔閃閃礫礫的技藝。
開場白對我來說是建立源者的可信性。我先講幾個小故事建立一點我演講的可信性:
1。在我一生70年現實生活的經驗中所擔任過的角色有20個:
我是女兒,我是姐姐, 我是朋友, 我是同學,我是妻子,我是媳婦,我是嫂嫂,我是弟妹,我是舅媽,我是姑姑,我是母親,我是婆婆, 我是岳母,我是祖母,我是外婆,我是專家,我是顧問,我是老師,我是學生,我是選民,我是陌生人--20個角色。 其中,第一重要的角色是母親,第二重要的是老師,第三重要的是陌生人。其馀的17個角色--平分秋色第四重要。
18年在中國大陸被人稱呼過的頭銜有:劉小姐,劉女士,劉老師, 劉教授,劉顧問,劉同志,劉麗安,高太太,高夫人,安,安高,老太太,阿姨,大姐,大嫂,大媽,老板,師傅 -- 18 頂帽子。其中以劉同志和大媽的稱呼把我嚇了一跳。
2。稍稍提一下我的學業和事業。我大學學位是外文,我碩士學位是傳播藝術,都是文科, 所以我懂一點文學,傳播, 語義學, 統計,邏輯,心理學.
然而,我走出校門后沒有動用我的文科;我做了30年資訊科技的專家--電腦化了十二個商業系統,到全世界的子公司去裝置我設計開發的商業系統軟件,并教導過幾百位使用我的系統的同事和向我學習數據庫設計的專業人士.
在成千上萬五花八門的行業中,文人奔向科技范疇去發展的人很多;而像我一樣在工作崗位上周游列國出差30年的人卻不多. 可是,你們不必羨慕我30年極度用腦晝以繼夜的專業工作;但你們一定會羨慕我能有機會參觀過全世界各大美術館和博物館;加上我再忙仍然手不離卷喜歡閱讀文學,哲學,與宗教的經典;使得我對杰出的文學和藝術的才華望洋興嘆,美好的作品令我心碎. 有一次我看畫真的掉下眼淚:那是在杭州浙江美院’潘天壽美術紀念館’里看他的畫.看看看看眼淚水就直流。這與潘天壽先生的文革的慘痛經驗而仍然畫出最美的畫面有關.
3.第三個故事是中國人口多得嚇人的笑話 (20年前中國人口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現在是五分之一:67億地球人口的13億)。
我的兒子高兆均在美國出生的那年,他的爸爸在念碩士,經濟系里的指導教授 Dr.Smythe主編經濟系的周報,他是高手,有一支生花妙筆。高兆均出生的第二天,周報是這樣幽默地報道著:‘一個小牛郎(Kao boy)出生了!體重(多少), 身高(多少), 母子平安云云! Dr. Smythe 繼續說下去:‘從前有一位美國婦女在醫院生第四個孩子,當她生出她的第四個嬰孩的剎那,她心情格外緊張,因為她曾聽說過在這人口眾多的世界上,每四個嬰孩旦生出來就有一個是中國人, 所以這位美國媽媽在產床上馬上就問:我這baby是個中國人嗎?’ Dr. Smythe 接著寫下去:’你們看啊,高先生和高太太第一胎就生了一個中國baby!’
4. 第四個故事指向中國人的勤奮與中國的廣大市場令全世界的國家又敬佩又爭取又害怕: -- 我的外孫女四年前上幼稚園班時, 13個美國娃娃, 脫下鞋來查看, 12 雙是中國造的。
-- 我們知道美國地大物博。 比整個歐洲還大,富強康樂也遙遙領先整個歐洲。美國的住房子是全世界最寬敞的。美國40%的家具是中國造的,跨國超級百貨Wal Mart 公司有560多名專業采購員,日日夜夜向中國大批大批訂貨,全屬天文數字的買賣。
-- 早期有‘黃禍‘的字眼出現,指的是中國人;現在不了,中國的廣大市場令人垂延三尺。西方的‘黃禍恐懼‘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中國的敬佩與驚訝。尤其是近十幾年來,中國大陸,藉著中國人的聰明,能干,勤奮和努力,像灰燼中出風凰般,起飛了起來。目前是全世界第三位經濟大國,向前猛追先見進國家的活力門板都擋不。2020年后,可能就跳躍到第一位經濟大國。
-- 我在美定居49年之久,沒有一天我不以自已是中國人為榮。多年前,一位美國鄰居太太問我:’你的兩個孩子這麼好,是怎麼教出來的?讓我們也學學.’ 我想了想,想不出一個結論,就很認真地回她:’因為我們是中國人的關系.’ Mrs. Richardson 很失望。她說:“安,你這個法子我們可用不上啊!”
聽安講她的三個人類最最奇特的故事,但在近代史里又是中華民族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參與其中進行演繹的角色。安的故事讓這些70后80后的青年人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對“艱難的愛”有了另一翻的體味。
現在步入正題: 先說個人金字塔
個人金字塔四個人性愛的介面: 親情,友情,愛情,和人類愛
親情是家人相互之間的呵護,幫助,與潛移默化. 子女的好習慣在一歲到五歲就要建立--干凈,簡樸,溫文,有禮,四目相望,有問有答.不罵不打,不對別人出氣.
友情是朋友之間的同情與安慰,互敬與互勉,合作與幫忙。可惜現代人忙得沒時間建立和享受友情。
愛情是男女之間的情欲與愛慕,愛情是排他的。 婚姻是要負起傳宗接代的大責重任,錯愛方法或愛錯對相的愛情使婚姻失敗是常事;婚姻是一場‘贏是雙贏,輸是雙輸‘的賭博 。
人類愛是對陌生人與地球的關懷。中國有五倫,就是沒有第六倫去建立環保,公德心,與慈善捐助的美德。以后也許會好吧,中國經濟水平高了的時候,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對天災人禍的幫忙與搶救,那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現象希望會勇躍起來。
在“安·高”屋有金字塔形的涼臺上全體合影留念
人類生存的三個平臺:溫飽,幸福,和才華
溫飽, 金字塔最低一層是溫飽。十項全要的需求 -- 柴,米,油,鹽,醬,醋,茶,陽光,空氣,和清水。 陽光,空氣,和清水最最珍貴, 本來免費, 現在昂貴:陽光,空氣,和 清水的處理成本在中國已占全國年成長率3%;也就是說, 如果中國的年成長比去年的增加了8%真正的成長率只有5%。
溫飽對我們在座的各位來說當然可以過得去。但,世界上有3/2的地區叫做第三世界,人們的溫飽很有限。即使是先進的城市里,也是水泥森林多,陽光不充分,空氣不新鮮,水不能生喝。柴代表能源, 能源一有了危機就會引起經濟恐荒,甚至戰爭。我們要節省能源。 清水的缺乏與調運也可能導致城市的下陷,以及污水會有能使上千百萬人死亡的瘟疫。溫飽對許多住在邊遠的窮鄉僻野的老百姓仍然是天方夜譚。
幸福是溫飽的再上層樓,也是十項美好的追求--衣,食,住,行,育,樂,琴,棋,書,畫的擁有。現代人的幸福,指的就是這些物質項目上的消費和享受。 追求享受的代價極其昂貴,是錢堆起來的。而錢是要去賺來的。追求享受是個黑洞,千萬不要拼命賺錢把命都陪了進去。所謂:贏得戰爭,失去和平。
人活在世界上,個人金字塔層與面要呈現出黃金比例的話,有三個態度最成熟: 知彼知己是雙贏,恰到好處是完美,見好就收是不貪。我熱切鼓吹的是:人活在世上, 最先要做一個善良,誠懇,以人為本位的活生生的地球人。藝術家更要如此。把人做好,藝術創作會更了不得 -- 生活中刻骨銘心的細節是藝術靈感的觸須。
才華平臺是個人可自由參與才華庫的享用(乘涼)和奉獻(植樹)。才華庫是人類古今中外累集起來不同維度的文化氣息 --信息,知識,性情,學門,智慧。人類才華庫里儲藏著過去和現代日新又新的人文遺產與藝術作品。藝術指的是重組的創作作品(只有上帝是唯一的原創者):音樂,繪畫,詩歌,小說,編舞,建筑。 藝術不包括解決問題的科技與應用設計。
人類的才華庫里儲藏在:數據庫,知識庫,以及用人造智慧數據庫推理與歸納的診斷器里。 人類的才華庫里儲藏在:圖書館,音樂CD, 錄象DVD, 美術館, 博物館, 劇院, 舞臺, 及大學里 人類的才華展示在:活生生的風土人情,地面上的建筑,水池,教堂,公園,和廣場 人類的才華流動在:風塵仆仆為貧窮國家看病的‘無國界醫生’,以及視死如歸的傳教士,和戰場上為國獻身的軍人身上。 關于人類的才華庫,要提醒一下:信息不是知識, 知識不是學問,學問不是智慧。信息是行情, 每小時在變;知識是專業,要溫故而知新;學問是研發,是理論與定律上的假設,求證,與推翻;智慧是對生命意識的追求與領悟。
人類的才華庫是你可以看到,聽到,摸到,用到的一席活動的盛宴(a movable feast), 只要你有技藝, 你就能享用才華庫的豐富,大快朵頤.
動用才華庫需要:欣賞才華的能力,借用才華的能力,奉獻才華的能力. 這三項能力是建立在有深度的語言有效表達,高度合情合理的思考,以及最高尖端的藝術才情:聯想,幻想,透視,敏銳,細膩,多情,好奇,要表達,去改造,去重整的沖動。
在安的圖書館里,看到畫家們、音樂家們如此愛書,安在一旁鼓勵他們可以從書柜里取走一二本書。
現在我細述:語言的魅力,理性的光輝,藝術的燦爛.
人活在世上,所有的行為都是一項交流一項傳播:由枕邊細語到國際宣傳;由哭泣到礦砂開發;由林間散步到花卉市場交易;由對樹說話對花歌唱到歌劇演唱;由挑燈夜戰到獲獎致詞;由紙上談兵到巡回畫展;由健身運動到奧運比賽;由廣告到文學創作;由拍照到導演;由跳舞到編舞;由寫作到編劇;由剪紙到服裝設計;由會話到辯論;由點頭搖頭到打官司;由買賣到開銀行;由思考到作品的誕生; .. 每一點一段都是很復雜的交流過程: S-M-C-R 是交流理論的模式之一:發送--信息--管道--收受 --》發送--管道--信息--收受--》。 S-M-C-R = Send-Message-Channel-Receive)
管道(channel)里藏著的就是用才華修煉出來的技藝:詩歌語言,繪畫語言,聲音語言,肢體語言,。。交流語言(共同語言)。
語言的魅力是浪漫的思考與表達. 說與寫出的話語:漂亮, 清晰, 親切, 恰當,幽默, 暗示, 吻合
理性的光輝是合情合理的判斷。合邏輯,有根有據,不用帶情緒化的字眼。
藝術的燦爛是大自然與人類生命中真善美’去舊求新’的成功表達。
成本要極簡。藝術價值與成本無關;藝術價值與天賦-技藝-愛生命有關。
A. 語言的魅力
語言是人類用在個人思考,人際交流,記錄,傳播,與文學創作時不可與缺的媒介。 語言不是與生具來的天賦技能;說話寫字都要學。五歲之前,寫詩的小小神童比繪畫/作曲的神童少。 思考也需要語言,在森林里被野獸帶大的孩子就無法思考,身為萬物之靈的動物,沒有語言就無法表達其敏銳強烈的喜怒哀樂,人在那時會形如困獸。
做為一個中國人,做為一個世界村民,一定要下決心把中英文掌握得又說得好又寫得好. 世界上說英文的人第一多, 說中文的人第二多. 英文是國際語言. 要做好一個國際人,先學好英文. 做為一個中國人, 中文要第一好, 中英文好在事業上一本萬利,而且能終生盡情享用文化交流,藝術欣賞,國際旅游/訪談/開會的豐收.
我此刻要表揚一下中文: 中國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藝術, 比加索生前說過: ’如果我會寫中國字, 我就不畫畫了.’ 把中文說好寫好就是有了一項極高的語言技藝。
勤學英文學得刮刮叫的故事我講一個--以前中國文化部長王蒙先生多年前到美國Iowa大學的國際寫作班訪談三個月,他從不懂英文的第一天, 經過一位美國教授家教的指點與自己的日夜勤奮的練習, 以至於三個月后開會時能聽能發言的成果。 教王蒙先生的那位女教授說:‘他的勤奮可以說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我后來有機會在一次晚宴上坐在王先生的旁邊,我把在英文的中國郵報上看來的這份報導向他求證了一下,他聽了好高興,因為我說以后要用他的經驗鼓勵我的朋友學英文。
一個中英文都有造詣的人,在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時, 宛如有一匹駿馬, 有一塊飛毯, 有一個神燈, 有一杯甘露, 有一貼良藥。
中英文都好時,在科技上, 在藝術上, 在人文上, 在歷史上, 風情地貌上,你能獨立判斷選擇什麼去欣賞,選擇什麼去借用,選擇什麼去擁有。
好習慣如:增加閱讀, 隨時查字典,聽演講,背唱歌,多發言,學演戲,學外語,多集體郊游,集體運動,..最能增加語言的能力與魅力,更能增加個人的自信心,一個人由增加各種不同的技藝而增多自信心時,會神采弈弈,突破憂傷。有信心的人,做事樂觀果斷,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21世紀已過了八年多,語言的敗壞很嚴重,我此刻要在你們的面前吐點苦水。中文的準確與純樸性已被傷害。在金錢主導,物質泛濫,科技掛帥的體系里,語言被濫用 -- 被電視的庸俗節目;報紙的宣傳和口水戰;廣告的虛假與吹噓,色情與花招;上罔族的口呆手拙;不讀書者的無知;不求真善美者的茫然;沒有教養的家庭內斗;販賣(真或假)知識的學校添鴨教育;。。,把語言污染得受不了!√貏e是現代人被電話,手機,電視,電腦,便攜的電動玩具牽著鼻子走, 以至于太多大人與小孩都如同囚犯,套上了機械的手銬,他們的情感表達已有了失語或碎語的病癥。再再造成寫信的藝術的失落與語言的魅力消退。
語言清晰與描述準確就是語言的魅力。語言的清晰與描述的準確來自三個好習慣的養成:
1。敘述的句子沒有情緒化的形容詞,沒有空泛的內容。 新聞學報導世界的真相,而文學是創作真相之上一個理想的境界或真相之下的黑暗揭露。 活在現實真相里的任何人,要促進語言的魅力要奠定三個基礎:
(i)新聞報道時每個句子重用的五個‘WH’。
五個’WH':who,when,what,where,why,就是: 誰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热纾骸疑隙Y拜二上午9點去美國
大使館簽證要去紐約教一學期的書,等了三小時,被拒簽.’
而不是:‘去美國簽證難啊,美國大使館的霸氣和冷漠讓人受不了.’
(ii)一篇報道先寫最重要的句子。第一句是最重要的
‘誰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的主句!
(iii) 問問題也要問得清清楚楚,包括對自己感情的分析, 沒有絲毫一廂情愿的渴望。
一個清楚的問題已是半個答案。 如同擊中要害的診斷已開出了半個藥方。
(A clear question is half the answer.) 所答即所問就是問得好。
2。 第二個能獲得語言的魅力來自經典作品的閱讀。向才華庫里的過去尋找主題。
美國大文豪Toni Morrison 說:‘過去是豐富的,將來很薄弱.’
3。第三個增加語言魅力的好習慣是:不說空話。不說沒有內涵沒有必要只有添亂的空話--包括:口頭啴,粗話,氣話,大話。 表面上不說氣話內心仍然氣是不夠的,只是逼出來的禮貌, 因為內心仍然生氣時,人無法平靜, 無法謙和,無法厚道;苦了自己。 這苦沒有必要. 因沒有表達恰當而闖禍很可惜。不說大話是不活在謊言里,更上層樓是要:言行一致, 里外一致,溫文爾雅,不亢不卑 -- 那真是令人傾心的--個性。
B. 理性的光輝
一個人薄弱的理性思考會使感受會亂成一堆,人變得情緒化。人的困惑如蠶絲, 捆綁著人心, 導至心身失調, 是因為好高鶩遠期待高, 胃口大, 易失望, 犯了由理想化到挫折感到心灰意冷的病(IFD: idealism to frustration to demoralization). 如果不犯這個病,人需要理性的判斷,理想的判斷一定要建立一個有主導性的價值觀.
理智的判斷配合永遠在變的現實最要懂得現實是一條’永不相同的河流’. 希臘哲人Heraclitus 說:’一個人無法兩次步入同一條河流.’ (One may not step in the same river twice).
現實隨時在變, 不但要懂得信息,知識,辯別真假,而且要隨時溫故而知新,因為信息與知識隨時在變。你呢?你也隨時在變,要變得更清醒, 而不是更困惑。理性帶給我們判斷能力的磨合 -- 這里包括了態度,信念, 成見,主見,價值觀,企圖心等等。合情合理為內函的價值觀才能建立人類的謙和。
我要介紹一個成熟人生的價值觀. 一個‘我行-你行’, ’我可以-你可以’ , ’我沒錯-你沒錯’, ’我重要-你重要’ 的價值觀:
Dr. Thomas Harris在35年前就寫了這本《I’m OK - You’re OK>. 這本書到現在仍然風行與通用。Dr. Harris 認為這個世界上, 黃金規則(The Golden Rule)--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之所欲施之於人--已經不充份了。整體人類必須要有一個廣大通用的價值觀,處在細節之上去主導細節之內大大小小的決策與選擇。
他認為只有‘我可以-你可以‘的價值觀最能帶給人類公正與尊嚴。
Harris 說: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個家長(The Parent) 代表權威人物,那是由文化-傳統-父母朔造成的價值教條,這個教條可以把人框住甚至于會導至人性的扭曲, 包括中國人古老腐朽的成語‘集轂防饑,養兒防老’(這里意味著保護自己甚過愛護兒女),包括文學家趙滋潘在他的《半下流社會〉一書里的諷刺名言:’別人的錯誤是自己最大的安慰’. 我們不要比這比那,不要垂頭喪氣,也不沾沾自喜。 自己修煉自己的才華,才能神采弈弈。
Harris 說: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個成人(The Adult) 代表成熟人物,他的理性公正的態度是:我是一個人,你是一個人,沒有你另一個人不成立。 因為有了你,就需要語言,有了語言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理性。有了你,我才相對重要, 如果我削減了你, 就削減了自己,因此我重要,你重要;我可以,你可以。
Harris 說: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個孩子(The Child) 代表天真無邪。五歲以前的無知,幼稚,撒賴,撒嬌,巴結,依賴,爭寵的頑童沒經教養隨他放肆下去,此孩子長大 還是個沒有理性的成人留在體內的仍然是那不成熟的孩子。所謂教養是又要教好又不削減一顆赤誠的心,要教養得這麼好,難啊!
’我可以-你可以‘這個價值觀要求人人彼此負責,這種人人負責就是對全人類負責。 Dr. Harris 說:當然,世界上沖滿了罪惡,人有原罪; 短短的一生, 有人超越,有人沉淪; 傲慢者不覺得別人可以,別人重要,因此自私自利; 自卑者覺得自己不重要,步步萎縮,暴力和悲劇天天進行著。 但我們仍要抓緊‘我重要-你重要’, ’我可以-你可以’ 的價值觀,給于自己和別人尊嚴與空間,應用到親情, 愛情, 友情, 人類愛上:
-- 培養對家人,朋友,陌生人的愛心,并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 一個沒有愛心的人無法克服:憤世疾俗的尖酸;目中無人的傲慢;患得患失的焦慮; 精明取巧的得意,自以為是的跋扈。
-- 有一種沒有喜悅的平靜, 他來自:無欲則剛;潔身自好;孤芬自賞;疏離世俗; 自掃門雪;不聞不問。其中疏離世俗與‘出污泥而不染’ 不一樣:我們要
‘出污泥而不染’ 以同情,安慰,和分享去參與世俗 而仍然沐浴在一股清流里。
-- 能平靜不是才華, 而是放棄才華。 平靜是涵養,涵養不夠,還要行動 越有激情, 越 不平靜,越要動用才華。
-- 人與人類是一體的。人類的幸福是你的幸福,人類的災難是你的災難。因此不要問 此刻遠方傳來的喪鐘是為誰而敲,它為你而敲。("...Therefore, ask not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C. 藝術的燦爛
藝術作品發射出的光茫能激活人們靈魂的清醒與視覺的感受。
創作才華在創作時有一種渾然忘我的悲壯 -- 像飛蛾向火焰處奔去。在神送的啟示下漫長孕育過程中摸索;好作品的創作過程之折騰超過一個女人九月懷胎之上。
藝術的燦爛高於大自然的孤獨,放任,矜持,和冷漠,也高於科技的實用,是因為藝術作品涉及靈魂深處的感受。靈魂深處的感受只有藝術家才能處理得燦爛輝煌。
藝術家異常的天賦有天生的細膩的情感,敏銳的觀察,跳耀式的聯想,鐳射般的透視,深沉的冥想,熱情的夢想。正因為藝術家的異常天賦,世上有許多災難與美好是他/她們先你和我看見了,感覺到了;他/她們的作品完成后,呈現在大眾面的是藝術家們先看到先感到的真善美,以及與真善美對立的黑暗與丑惡。
藝術家創作一旦有了太多考慮要刻意去奉承市場的需求,藝術品就淪為商品了。 為了溫飽,賣畫當然是天經地義,而更佳的解決方案是以一份工作維持生活。 工作神圣是最能給于人性的尊嚴與公正。
藝術家為了溫飽,找一份工作,成家立業, 我甚至要肯求你們要成家立業, 生兒育女, 把你們的藝術基因傳留到世世代代。
星期六晚上小蓓帶我向你們告別時, 我門經過你門的畫展, 匆匆忙忙幾秒鐘, 我就看到起碼有五幅大畫令我驚喜,太好了。我鐘情予你們的才華!
我在北京的家離上苑美術館很近, 我會介紹我的好朋友來看你們在上苑住館期的創作,在他們經濟能力范圍內,我會鼓勵他們買一兩幅年輕未成名畫家的畫。上苑以外的成名藝術家的作品,我就不去理會了,當然,他們的作品我們也買不起。
關于賣畫,我教你藝術家一個反敗為勝的勸說。許多不買畫的人包括我在內以‘欣賞勝過擁有’為借口; 我現在教你反駁:‘擁有是永遠的欣賞’。試試看!
------------------------------------------
最后, 我終結一下我的說話:
------------------------------------------
人活在世上,即來之,則轟轟烈烈活之。轟轟烈烈活之是:恰到好處就是完美,有所不為有時比大有所為更積極。恰到好處就是力推極限,力推極限就是轟轟烈烈地活著。
詩人的詩歌如先知的話語;畫家的畫甚過千言萬語;戲劇是千百幅活動的畫;舞蹈是肢體美的高峰;音樂,啊,音樂, 那最美的聲音可以把我的魂都攝走,超越了雜音與混亂帶給我珍貴的寧靜與安祥。
藝術家稀有的天賦是上帝給予的禮物;有天賦的人又帶給沒天賦的人藝術禮物;钪亲畲蟮亩Y物。 有禮物的人有福了,感激的心能沖溢出一個喜悅的人生。
21世紀的人有福了,國際互連網的無所不在,四通八達的迅速交通工具,科技的發達傳播著才華橫溢的作品,你是會享用還是會被淹沒?會不會享受樹蔭同時又愿意種樹?
每一個人都能享用和奉獻給才華庫; 但必須明白語言的魅力,理性的光輝,藝術的燦爛的重要,這些是金針,用以去繡得鴛鴦給君看。
語言的魅力,理性的光輝,藝術的燦爛是使個人金字塔閃閃礫礫的技藝。我說到此為止。
安和孫文波在圖書館里
-完-
查看8427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