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不卡|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久久|www.色啪啪.com|刮伦真实厨房|日韩伦理一区

首頁 | 簡介 | 建筑藝術 | 文學 | 新聞 | 上苑藝考 | 藝術家專欄 | 駐館藝術家 | 書訊 | 國際創作計劃 | 藝術品市場 | 上苑人物 | 藝術批評
文章搜索:
標題 作者 內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數字,不得搜索符號!
新聞 > 對話訪談
韓國光州《全南日報》記者訪問程小蓓

[2010-6-12 14:57:26]


上苑藝術館-程小蓓·答韓國光州《全南日報》記者問
 
 
북경 최고의 창작 스튜디오라고 듣고 취재를 하게 됐다. 맞나?
問:據說你們這兒是北京最好的藝術創作中心之一,是這樣嗎?
答:我想說,是的。安靜、美麗、有創作氛圍。
 
한국에서는 작가들이 무료로 머무르면서 작업을 하는 창작 스튜디오가 날로 증가하고 있다. 북경은 어떤가? 혹은 중국은?
問:在韓國免費給藝術家提供藝術創作中心的地方日益增多,北京怎么樣?或著說中國怎么樣?
答:北京或中國大陸還不太多。具我所知,像我們這樣為多個不同門類的藝術家,提供創作空間與展覽廳、演示廳的跨界藝術類創作中心,我們是唯一。我希望以后會增多。
 
북경 지역에는 개의 창작 스튜디오가 있나? 다싼즈, 송장 예술촌과는 다른 개념이다.
問:北京地區有幾個藝術創作中心?
答:有三個以上,宋莊、草場地、上苑村等,那些都是自發的,無統一規劃的自然行成的創作區域。像我們這樣的統一規劃與建設的、現代建筑藝術組群,而且全部建設資金來源于藝術家的還沒有。
 
운영하고 있는 작가 지원 프로그램을 소개해달라. 단순한 공간 제공이 아닌 작가들을 위한 특별한 프로그램이 있는지.
問:請介紹一下,您這兒目前運營的援助藝術家的項目?是否有不是單純的只提供創作空間,而是特別的項目?
答:駐館藝術家在完成駐館期間學術理念的不斷發展,系列作品的深入挖掘,藝術道路的持續開拓,我們將延長他們的駐館時間,同時用購買他們作品收藏入館的方式,希望能夠解決駐館藝術家的生存問題。從而達到安心創作,不必中斷正在進行中的創作去為衣食忙碌,讓駐館藝術家能在不間斷地處于跨界交流的氛圍下,實現真正意義上創作上質的飛躍。
我們還想努力為他們爭取能夠走出國門,去其它國家進行藝術交流、學習、參觀的交換計劃,比如你們韓國。今年在中國著名的詩歌與藝術的扶持大使劉麗安幫助和努力下,我們的三名駐館藝術家將到美國去,進行為期四周的訪問與交流。我們當然希望為他們開展更多的項目,但是,目前我們迫于資金不足的狀況,沒法實現。
 
국제 창작 프로젝트를 맡고 있는데 어떤 장르에서 어떤 작가들이 입주해 있나?
問:擔任國際創作項目,以何種的題材,怎樣的作者入住多少?
答:我們每年有五個名額留給國外的藝術家,歡迎任何國家的藝術家來申請我們的“國際創作計劃”。他們可以是畫家、雕塑家、影像、詩歌、音樂、舞臺藝術、建筑設計、行為藝術……各藝術方面的創作者。
 從2007年以來我們有來自日本、韓國、美國、臺灣、新加坡、墨西哥等地的音樂、美術、舞臺表演、影像……在我們這里進行了近一年很有成效的創作。有二十名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藝術家,他們通過我們組織的藝術委員們,以投票方式獲得進駐資格。
 
창작 스튜디오는 내실있는 프로그램이 중요하다. 북경 상원 예술관의미술 분야입주 작가 육성 프로그램 차별화가 있는 ?
問:藝術創作中心重要的是要有有效的項目,北京上苑藝術館在“美術領域”入駐藝術家培養項目中,是否有一些差別?
答:沒錯,視覺藝術是我們上苑藝術館的重點扶持項目。但是,我們也十分關注音樂、詩歌、舞臺等領域里的創作者。視覺、聽覺、語言、肢體藝術創作者之間的跨界藝術交流與合作,是我們藝術館著力推動的工作。在中國古代文人們就是“琴、棋、書、畫、舞、樂”為一體的交流群體。
    我們不是在培養駐館藝術家,可以說是駐館藝術家在培養上苑藝術館。作用和功效是相互的,所以我們說:“駐館藝術家的成功就是上苑藝術館的成功!”
 
입주기간이 4~5개월이다. 한국은 1년이 보통이다. 작가가 작업적 결실을 맺기에 너무 짧다는 생각이 들지 않는지?
問:入駐時間是4~5個月,韓國通常是1年。藝術家要想拿出成績來是否覺得時間有點短?
答:其實我們也是一年一期,但實際能進駐的時間只有7個月,由于經費問題,我們冬天無法供暖,所以有五個月幾乎只有關閉藝術館。
藝術家要想拿出成績來是有點短,但我們會看到他的潛力,就會為他延期到二年以上,但不會超過三年。
 
북경이라는 지역과 어떤 연계를 하고 있는 ? 지역 발전 차원에서 예술의 활용
작가와 지역민과 소통하는 프로그램이 있는지?
問:與北京市有什么聯系嗎,即在地域發展方面藝術家和當地人之間是否有互相溝通的項目?
答:與北京的聯系主要是與一些當地的藝術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我們也會常常收到各種藝術活動的邀請,從各個不同地方來到北京的藝術創作者,劉麗安為我們準備了一輛11座的中巴車,他們會從這里出發,去看看各個不同的藝術區、展覽館等。我們也將我們的創作成果展示給更多的藝術人看。
    我們也有一些與社會互動的社會藝術項目,各方面的原因(政治的、經濟的、藝術素養方面的……)做起來會很難。
 
한국 최초 창작 스튜디오인 쌈지스페이스와 베이징의레드게이트 교환 레지던시 프로그램을 것으로 알고 있다.
북경상원 예술관이 한국 창작 스튜디오와 교환 프로그램이 있나? 아니면 다른 국가와 교환 프로그램이나 작가 교류가 있는지?
問:聽說你們跟韓國最初的創作中心"ssanjispace"和北京的"redgate"做過交換項目,北京上苑藝術館與韓國的創作中心有交換項目嗎?與其他國家間有交換項目或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嗎?
答:我們還沒有建立起與你說的那兩個創作中心的合作與交換項目,希望能夠有。我們去年開始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交流計劃,還希望能夠與明尼蘇達大學人文學院進行一些交流計劃。你今天來看到的是紐約柯蓋德大學的教授與學生,他們正在這里進行藝術交流與互動。
 
작가들의 작품 전시 기획을 맡고 작가들을 이끌어주는 전문 인력이 있는 ?
問:是否有專門負責作品展示計劃和引導藝術家的專屬人員?
答:是的,我們有作品的展示計劃。我們會在每年的十月將本期駐館藝術家在館創作的作品,擇優選出來進行年展,同時出版一本年刊。但我們沒有引導藝術家的專屬人員。因為到我們這里來的駐館藝術家,都是基本成熟的、有自己獨立思想追求的藝術創作者,他們不太需要專屬的引導人,“讀書”和“跨界藝術交流與合作”是最好的“引導人”。
 
시각예술과 공연예술로 나눠 입주예술가들이 있는 같다. 다른 장르의 작가들이 만나는 프로그램이 있는 ? 또한 함께 어울리면서 어떤 시너지 효과를 내는 ?
問:入住藝術家好像分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是否還有其他題材的藝術家體驗的節目?還有相互融入其中產生何種協同效應?
答:是的,我們還有詩歌、音樂、表演、設計、影像、數碼等藝術家。
我們為多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創作提供跨界的藝術交流空間、生活空間。使其在上苑駐館創作的藝術家們能從各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創作中吸聚原創力,從而擴大視野、刺激感觀、完成對自己的挖掘與發現。
也或許他們在一些時間的接觸與交流后,會產生合作,出一些綜合的藝術作品,如詩與畫、音樂與影像、裝置與行為、文學與電影……。
 
작가들이 입주해 작업을 하고 새로운 문화를 창조하는 창작 스튜디오 운영에서 가장 중요한 것은 무엇인가? 프로그램, 정체성, 취지, 지역연계 발전 등등 다양한 것들이 있겠지만...
북경 상원 예술관의 지향점(가치, 비전, 취지) 무엇인가?
問:駐館藝術家入住并創作出新文化的創作藝術中心,最重要的是什么?項目,整體性,宗旨,地域連接發展,等等應該有很多種,北京上苑藝術館的志向性(價值,備戰,宗旨)是什么?
答:上苑藝術館倡導“具有創造性與詩性語言特質的,和藝術家生存的現在相關的生命體驗為創作準則的藝術創新”,發現在野的優秀藝術創作者。
 我們的項目“國際創作計劃”在不間斷地進行中。我們記錄下他們的行蹤、他們的發展……。我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不沾“錦上添花”的光。
我們選擇藝術家的具體原則如下:
1、給年輕人更多機會;給女藝術家相對比例的機會。
2、藝術家有多誠實:是否非表達不可,以及非如此表達不可。跟自我的關系。
3、繼續往前走的可能性,即潛力有多大。
 
문화가 21세기에 차지하는 역할과 중요성은?
問:文化在21世紀所占據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答:我想文化在21世紀這個“全球互不信任、心理恐慌”的境況中,人們要獲得某種心理上的安慰與愉悅,文化、藝術是人類的靈魂,有了它,才是健康的、完整的。
如果從歷史上來說,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一個民族與國家素質在這樣的時代中如何體現?文化是人類認同感與區別感的認知度量衡。
我想文化從來都是最持久最有穿透力的侵略武器,同時也是對抗其它民族侵略的防護盔甲。但是我不希望是這樣的,我是個世界主義者,所有不同的文化應該相互滲透和包容。就拿我國的清朝來說,看上去是漢人被滿族人統治了,但最后強大的漢文化——語言、文學藝術、政治、技術、科學、哲學……將滿族人給統治了。只有某一些單詞字、服裝、發型等形式上的文化,在清政府的軍馬作用下隨了滿族。正是清朝的幾代皇帝充分認識并利用了漢文化,所以他們才得以統治中國幾百年。
 
중국이 현대미술의 중심이 있었던 배경에 창작 스튜디오의 역할도 있었나?
問:中國能夠成為現代美術中心的背景中,是否也有北京創作中心的作用?
答:北京各區域自發形成的美術創作工作室群,以及我們這樣有規劃的創作中心,對于中國現代美術中心的形成肯定是有推動與發展作用的。
 
 
附:
 
韓國光州年展(Kwangju Art Biennial
 
 
光州年展始于1995年。第一光州年展的主是“超越界”[BEYONG THE BORDERS]。在一定意上,光州年展地立是1980年“光州案”悲事件的一種紀念。(1980年5月光州市民在一次針對軍治地示威游行中與軍生沖突,致了成百上千手無寸的市民的死亡。這個事件被作“光州案”。)不僅對韓國藝術界有著重要的意,同也是座城市于整個國家的所具有深史意的體

立、宗旨:韓國近十幾年急欲國際舞臺,在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后,積極開國際雙年展,地點在1985年大與專政黨生暴流血事件的光州,韓國政府一方面向光州人民表示任政黨容忍度,另方面向全世界表示有志成文化大并領導亞洲人國際藝術之雄心。

辦單位:光州市政府、韓國外交部、經費辦等官方機構聯合主
聯絡地址
光州國際雙年展主員會(Kwangju International Biennale Organizing Committee)
San 151-10 Yongbong-dong, Puk-gu Kwangju 500-070 South Korea
Tel: 82-62-532-8017 or 526-4091 Fax: 82-62-524-7158 or 524-1831

使用
經費:首屆聯之建筑等(活動場地面積達71萬坪),總經費為兩千五百萬美元。其中政府出四分之一弱,光州政府二分之一弱,其余一半業資助。第一展期辦單位即宣告第二屆經費已集一半。
藝術人:(1995年)主員會指任韓國當時光州藝術總會會長kuei會總執行主席,Lee Yongwoo為藝術人,由其邀請國內外策人、藝術顧問,再以地球上各地分,邀請藝術家。七大洲共出96位中生代藝術家,以超越
1.官派藝術家展國際當藝術展);
2.特展(藝術見證念5月、方水墨精神、韓國當代美韓國藝術之起源、信息藝術-Info ART Exhibition);
3.主展(本地藝術家邀展、韓國現繪畫之身、穿的國際藝術);
4.助展(韓國繪畫之身國寶展、北
 
藝術
 
洲-Oh Kwang-Soo
 
洲I-Jean De Loisy(法國龐畢度中心
 
洲II-Anda Rottenberg(波蘭國藝術館館長
  中
、非洲-Clive Adams(英國獨立策人)
  北美-Kathy Halbreich(沃克
藝術中心主任)
  南美-Sung Wang-Kyung(Inha大
學教授、藝評家)
 
韓國、大洋洲-Yoo Hong-Joon(Yongnam大學教授,藝評家)

藝術顧問: Rene Block(95年依斯坦堡年展藝術人)Gino Di Maggio(意大利Mudimami美術館館長) Kim Levin(美評協會會長)Nelson Aquilar(羅雙年展策員會會長) Cathrine David(97年卡爾文件展人)Eleanor Heartney(美國藝評家)Dineil Moquay(Eve Clain基金會會長)Hans-Werner Schmidt(德Kiel美術館館長) 原俊夫(日本原術館館長)Loic Malle(法Didier Imbert美術館館長) Darco Glavan(克埃西Zagreb美術館館長)Jacques Leenhardt(世界美術評論協會會長) Paul Shimmel(洛杉磯現代美術館資)  

第二(1997)年展Lee Young-chul,展分金、木、水、火、土五,分別請五位負責,其中三位為國際人士:Harald Szeemann(曾策第五文件展,第一昂雙年展)、Richard Koshalek(洛杉磯現代美術館MOCA館長)、及Bernard Marcade。39個參的117位藝術家共提出334件作品。

展出
地:(1997)分特與記憶、民信仰和韓國藝術西、光州放展、都市點:公共藝術
星展圍繞展之小型展
助展-北手工品等
此三展
的建筑物1995年第一屆時啟用,光州市立美術館年展大、光州藝術文化中心及外空
展出
目:影像設計繪畫、雕刻、算機多媒體、裝置藝術等。

獎項:大金5萬美元,1995年得古巴藝術家Alexis Leyva Kcho。

出版物:展出目
(1995):Beyond the Borders及Info ART


查看33572次

上一篇
于雷攝影《空山空水》
王瓏澔油畫(2011駐館創作計劃候選人)
《上苑藝術館&漢密爾頓之夜》音樂晚會成功舉辦
佟耀文畫家(2011駐館創作計劃候選人)
白其含畫家(2011駐館創作計劃候選人)
下一篇
2010第八屆韓國光州雙年展將于9月3日開幕
張志剛·江西“紅土地”當代藝術要走出去!
黃珺影像作品(2008駐館藝術家)
黃珺影像作品
上苑藝術館駐館藝術家-馮言電影作品《扶著我》
版權©上苑藝術館
技術支持:九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