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
[2011-8-18 22:51:40]
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征稿書

“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是在對藝術作品“文獻性”價值認同的前提下,從江西當代藝術的當下現實出發,由批評家們自覺參與到市場建設中的一次學術行動。我們決定策劃“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其宗旨是希望發揮批評家對江西當代藝術獨到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并對江西當代藝術發展過程中最具價值的作品做出學術認定,從而溝通創作、評判、欣賞與收藏各方,為收藏家提供有價值的收藏線索,從而樹立批評在當代藝術市場中的威信,以學術引領市場,建構當代藝術良好的生長和發展環境。
江西文化藝術節是在江西省文化廳的指導、關心下,根據江西建設 “生態江西、人文江西、魅力江西”發展戰略實施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盛會;是我們增進“紅土地”藝術品牌文化積累、增強可持續發展動力,打造世界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重要活動。
2009年,首屆 “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為由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文化局和文化館共同主辦,在北京展出。發展到目前,“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2011年,“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更受到江西省文化廳的高度重視,“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升級為首屆江西文化藝術節,“紅土地”當代藝術已逐漸成為江西的藝術品牌,向世界展示江西藝術的風采。

“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就是希望給當代中國藝術青年提供一個發揮的平臺,如何重新審視當代藝術。
程美信在《當代藝術缺少青春銳氣》中也明確提出:文藝是社會思潮的前奏,是塑造歷史和改變時代的精神源泉。然而在當下的文藝圈卻表現出一種論資排輩、倚老賣老的畸形狀態。要應對這樣的狀態,年輕藝術家就需要一種顛覆的覺醒意識,創建屬于自己青春時代的思想話語和藝術體系。當代中國藝術青年受到本土傳統和外來時尚的雙重束縛,他們的作品普遍無法擺脫他者的面目。年輕人創作的所謂“當代藝術”,無不是波譜圖式、紅色符號、玩世趣味、艷俗情調,“卡通一代”則把時髦當作前衛、把流行當作個性。
這一切,亟待年輕人的覺醒,特別藝術青年肩負起歷史使命,開辟屬于自己時代的青春篇章。年輕人的萎縮和乖順,意味著整個時代的遺憾。只有青年的自信與勇敢、激情與理想才可能鑄造偉大時代,并使青春生命贏得應有歷史尊嚴。中華民族的希望在于一代代青年的覺醒,只有他們才是構建未來和創造輝煌的力量。
一、活動要素: 名 稱:江西藝術節暨江西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
主辦單位:江西省文化廳
協辦單位: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江西師大美術學院
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美術系
韓國慶熙大學
江西畫院
合作單位:江西省撫州市文化局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文化局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文化館
北京-上苑藝術館
北京酷格姆藝術中心
中國藝術新聞周刊
藝術觀察網
搜狐微博 搜狐文化
北京嘉德在線拍賣有限公司
策展人:張志剛
二、展覽內容:
今年江西文化藝術節分三大部分的展示:一、紙本;二、瓷本;三、當代藝術文獻展。
1、紙本
在江西群落,提到“紙本”,自然要談到江西畫派。
江西畫派,簡稱“江西派”,又稱“西江派”。與揚州畫派、海上畫派、嶺南畫派等一樣,為中國畫流派之一。
清朝初期,以羅牧為首的一批藝術家在南昌東湖畔創立“東湖書畫會”,其成員為師法黃庭堅的徐煌,工董其昌書法的熊秉哲,主要成員有彭廷謨、李仍、蔡秉質、涂岫、閔應銓、齊鑒、吳雯炯等人,也有藝術風格獨樹一幟的八大山人和其侄兒朱容重,這在很大意義上光大了江西畫派。
秉承先人傳統,“紙本”藝術將以更新的面貌展現出江西當代水墨藝術家的風采。
2、瓷本
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發音源自景德鎮的歷史名稱“昌南”。
珠山八友當時的名稱是“月圓會”,就是御窯廠停燒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間的粉彩和瓷版畫的高手。月圓會“珠山八友”并不是特指王琦、王大凡等這八人,而是指一個畫家群體,在繪畫上他們追求清代中期“揚州八怪”的風骨。
上世紀80年代隨著西方現代陶藝觀念的進入中國,景德鎮陶瓷學院,無疑成為國內外陶瓷藝術交流與推廣的重要平臺,當時從事陶藝教學和創作的一些年輕教師在西方陶藝的影響下自覺地進行中國現代陶藝的思索與創作,為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隨著各種藝術思潮和形態在國內的繁盛,當代青年陶藝家在創作中有更多的關照,這也豐富了陶藝的多種可能性。
3、當代藝術文獻展
在前兩屆文獻展既有成績的基礎上,依舊保持江西當代、原創、前沿、生態藝術的紅土地品牌形象。
文獻展主要是向首都人民展現江西紅土地的當代藝術風采,希望把它打造成為江西藝術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界的發聲窗口與展示平臺。
三、展覽作品范圍: 繪畫(油畫、水墨、版畫、綜合材料等)、雕塑、攝影、圖片、裝置和視頻藝術等多種。
四、送交作品參評辦法 由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選委員會。評選分初評、復評兩個階段。 1.先網上寄送作品照片初選。郵箱:zgdy611@sina.com。作品照片為可印刷的jpg圖片,每人限寄送2幅作品照片,請注明題目、畫種、尺寸、創作時間、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及聯系電話。自廣告發布之日起至2011年8月20日止(以收到郵件時間為準),初評在2011年8月下旬完成,初選恕不接收原作。 初評入圍者接組委會通知郵寄原作參加終評,初評未入圍者不另行通知。 2.初評入圍者在接受到組委會的正式通知后,寄送原作進行終評。 寄送作品地址為: 北京通州宋莊小堡文化廣場 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組委會收 郵 箱:zgdy611@sina.com 網址:http//blog.sina.com/htdart 郵政編碼:101118 聯系電話:13051016128 3.組委會對參選作品有展覽、研究、錄像、出版及宣傳權。 五、展覽主題: 文獻展主題:紅土地。很顯然,“紅土地”是一個以江西地域為參照系的區別性概念,同時,“紅土地”的“當代性”更是這次主題展關注和研究的中心。由于這一原因,當代性的“紅土地”藝術,只能在建構和確認的路途中逐漸顯現成形。這也意味著,本次文獻展關注兩個方面:一、所有反映江西題材的當代作品;二、所有江西籍藝術家的當代作品;本次文獻展作品的形式也具有多樣性---繪畫(油畫、水墨、版畫、綜合材料等)、雕塑、攝影、圖片、裝置和視頻藝術等多種。至于什么是當代性的“紅土地”藝術,也就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準可供參照。就此而言,選擇就是一種創造,成功與否則有賴歷史的檢驗。 六、展覽地點:北京宋莊藝術區 江西南昌 展覽時間:2011年10月 七、畫冊:入圍作品將出版畫冊。 八、證書:組委會向參展作者頒發證書。 九、參展要求: 1.參展作者須圍繞文獻展主題:紅土地進行創作。無論是否參加過何種展覽,均可選送參展。 2.每位作者展出作品不超過一件。 3.對各畫種送展作品的規格要求,請嚴格執行: 中國畫:作品裝裱后尺寸寬不得超過200厘米,作品自愿裝裱。 油 畫:作品裝裱后尺寸寬不得超過200厘米。 版 畫:作品尺寸寬不得超過180厘米。 雕 塑:作品最大邊尺寸不得超過200厘米。 漆 畫:作品尺寸寬不得超過180厘米。 圖 片:作品尺寸寬不得超過180厘米。 4.凡超尺寸作品,需申報并經展覽辦公室批準。 十、合作的媒體機構名單: 藝術網站: 美術同盟 雅昌藝術 99藝術網 藝術新聞 卓克藝術網 藝術中國 藝術國際 華夏藝術網中國當代藝術網北京798藝術網中華美術網今日藝術網頻道 天天中國藝術網 麥子當代藝術網 世紀在線中國藝術網 藝術雜志 HI藝術 紅藝術 藝術財經 ART概 美術焦點 <Time Out樂>文化資訊 藝術出口 新視覺 世界藝術 東方藝術 繽紛雜志當代美術家美術觀察中外文化交流非藝術雜志 藝術與投資 中國藝術市場 十一、凡有送作品參加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的作者,需確認并遵守征稿通知的各項規定。 十二、本征稿通知有未盡事項,由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組委會負責解釋和協商處理。
2011江西文化藝術節暨紅土地當代藝術文獻展 2011年7月
查看897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