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丟失的身份”行為藝術將于8月4日在上苑藝術館
[2015-8-7 9:56:41]
【現場】“丟失的身份”行為藝術將于8月4日在上苑藝術館
"Lost Identity" Behavior Art Exhibition in Shangyuan Art Museum
打開的書是一個“人”字,其實也是書作者自己的人生經驗。
從左至右為當天展覽的主創藝術家:豐雷、張濤、壽天、蘇蘭達、滕亞紅、馬賽克
蘇蘭達、滕亞紅行為中
現場
團團坐的私塾式現場
面包片上的中文“人”在餐盤里,為什么?
蘇蘭達背伏著印度恒河邊上的一段時間,有烏鴉與野狗在她的背上呈現。而滕亞紅在讀一本中文書。
主 題:丟失的身份
Title: Lost Identity
藝術家:蘇蘭達(印度)、壽天(印度)、滕亞紅(中國)、豐雷(中國)
Artist: Sunanda khajuria(India)、Dhaneshwar shah(India)、Teng Yahong(China)、Feng Lei(China)
時間:8月4日,16:00—18:00
Date: 16:00—18:00,August 4
展覽地點:北京懷柔橋梓-上苑藝術館
Venue: Beijing Huairou Qiaozi- Shangyuan Art Museum
主辦單位:上苑藝術館
Organizer:Shangyuan Art Museum
以“差序格局”為特征的傳統社會,身份不成其為問題。一塊石頭落進水里,身份被蕩開的波紋命定了。但是,當這塊石頭,由于水流不斷加速的緣故,又或者因石頭中的燈被點亮而開始尋求之路,身份就會在時間和空間中不停變遷,追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成了靈魂的需要和必要,它提醒每個個體追認自身的存在位置。
——豐雷

藝術家簡介:
蘇蘭達(Sunanda Khauria,India),畫家。出生于印度賈木(Jammu)市。曾就讀于賈木音樂美術研究所(學士)、新德里藝術學院(碩士),2010—2012年曾在中國美術學院學習漢語與美術。2014、2015年上苑藝術館駐館藝術家。
壽天(Dhaneshwar Shah,India),畫家、裝置藝術家,出生于印度新德里。畢業于新德里藝術學院(碩士)。2010年曾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在中國美術學院學習實驗藝術、中國傳統藝術。2014、2015年上苑藝術館駐館藝術家。
滕亞紅(Teng Yahong,China),職業畫家。出生于湖南懷化麻陽,2011年畢業于四川理工學院油畫專業,2011年入駐成都藝術糧倉,現定居成都。2015年入駐北京上苑藝術館。
豐雷(Feng Lei,China),原名蘇琦,詩人,也寫隨筆及批評文章。生于安徽青陽。曾參與創辦《詩托邦》網刊并擔任首期責編。2014年與友人共同發起“北京青年詩會”。2015年為上苑藝術館駐館詩人。2015年上苑藝術館駐館詩人。
-----------------
對于我來說,作品就像是實驗室,我們用情感、印象、感覺等來做各種實驗。新構思和新技術不斷涌現,新創意、新想法爆發出巨大能量,就像是鏈條反映一樣,無止無休。我們用線條、顏色、構圖等實驗元素來描繪新構思,一件作品也就呈現出來了!獕厶
壽天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壽天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壽天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壽天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壽天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壽天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過去幾十年的創作歷程,讓我意識到這種創作行為延伸了我的存在。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我個性中的某些痕跡只有在回顧時才被察覺。也許我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理解“遠離我自己的神奇世界然后再回顧這個神奇世界”的過程!K蘭達
蘇蘭達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蘇蘭達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蘇蘭達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蘇蘭達2015年作品-絹上工筆畫
------------------------
-------------
上苑 & 鳥巢-文學藝術國際聯盟(簡稱:國際文盟)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Literature and Art(INLA)
電話: 010-60635299 60635757
Website: http://www.inlac.cc/
http://www.sh-yinshua.com/
交通指南□北京東直門916路、942路到懷柔,轉杯柔-沙峪口(上苑藝術館)
□京承高速12出口 > 右拐過水渠西行2KM > 良善莊路口北行到底>右拐300m路北
鳥巢文化中心建筑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是鳥巢建筑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中心依托國家體育場•鳥巢自身的建筑特色、強烈的奧運色彩及獨特的品牌文化,充分發揮鳥巢“窗口”和“平臺”的自身優勢,填補鳥巢作為一個露天體育場館缺少高端文化交流和會議會展設施的空白。
Bird’s Nest Cultural Center has 15,000 square meters’ construction area.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of Bird’s Nest. The cultural center, based upon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s of the National Stadium/Bird’s Nest, strong Olympic spirit and unique brand culture, is now completing the role as a high end facility for cultural events and conferences which Bird’s Nest lacks as an outdoor sport stadium.
查看6325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