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不卡|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久久|www.色啪啪.com|刮伦真实厨房|日韩伦理一区

首頁 | 簡介 | 建筑藝術 | 文學 | 新聞 | 上苑藝考 | 藝術家專欄 | 駐館藝術家 | 書訊 | 國際創作計劃 | 藝術品市場 | 上苑人物 | 藝術批評
文章搜索:
標題 作者 內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數字,不得搜索符號!
文學 > 文學欣賞
著名詩人與優秀詩人 (張曙光)​

[2013-6-21 15:49:57]


著名詩人與優秀詩人  (張曙光



在中國,成為著名詩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發表過幾首詩,參加過幾次詩會,或是請評論家寫過幾篇評論,便可堂而皇之冠以著名,而實際上真正成為優秀詩人者卻寥若晨星。因此,著名與優秀是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著名者未必優秀,優秀也未必著名。前者的標準越是失衡,后者與前者的關系就越發疏離。這恐怕就是詩外功夫與詩內功夫的區別吧。
要想成為著名詩人,有的是著名詩人可以仿效,可惜這方面的經驗還沒有充分發掘整理,形成理論,未免是一個缺失。但要想成為優秀詩人卻有些麻煩,因為什么對什么是優秀的以及優秀的標準與尺度我們還缺乏研究。我既不著名更遠非優秀,當然也說不出更好的意見,不過翻看艾略特《但丁于我的意義》這篇演講,倒是感覺從中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提到但丁,人們往往把他與英國的莎士比亞相提并論,兩個人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大體相當。然而兩個人的風格卻有很大的差異,其它方面也不盡相同。但丁是虔誠的基督徒,對神學很有造詣,又是一位失去祖國、被迫流亡的政治人物,因此他詩中的悲天憫人全是發自內心;而莎士比亞自始至終是劇場的演員,受到歡迎,春風得意,難免將這些流露在作品中。我不是說要以此來判定人物的高下,但在才華旗鼓相當、各有擅場的前提下,各人感情的真摯與認識的深入就要起到作用了。我個人總是覺得莎士比亞太愛逞才,有賣弄之嫌。艾略特是英國人,但他對但丁的評價似乎要高于莎士比亞,這點與布魯姆相反,布氏把莎士比亞抬得很高,因為他是用英語寫作,是出于鄉曲之見。如果真的是基于這一點,那么作為批評的客觀性也就失去了。順便說說,我一點也不喜歡布魯姆,他不過是一個學院式的批評家,帶點浪漫派的情結,胸襟、氣度遠無法與艾略特相比,甚至比不上與之齊名的蒂利希?米勒等人。
還是回到艾略特的演講,里面提到的但丁的三個貢獻在我看來正好可以作為優秀詩人的準則。首先是對詩藝的研究,艾略特說沒有人比但丁更用心,英語詩人中更是無人與之比肩。他認為莎氏過于隨便,但丁有同樣的天才,但這些自由他不要,從這上面可以看出艾略特的古典主義的寫作傾向,但不錯。但丁“傳給后人自己的語言,使之比自己使用前更發達、更文雅、更精細,那是詩人作為詩人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其次是感情范圍的寬度。“這是我所知語言中的任何詩人都不及的。使用這一比喻,我可以說,偉大的詩人不僅應該在正常視力和聽覺范圍上能比其他人更明晰地感覺和分辨色彩或聲音;他而且還應該覺察到普通人覺察不到的振動,有能力使人們相互之間看見和聽到更多,沒有他的幫助,情況就不是這樣。”“《神曲》表現了人能夠經驗的、在墮落的絕望和布福的靈視之間感情領域的一切,因此它總是不斷提示詩人,有責任探索未被說出的東西,并尋找詞語來捕捉人們甚至難以感覺到的感情,感覺不到乃因沒有詞語來形容。”第三點是在“發展語言的時候豐富詞語的意義,發掘詞語的潛力,這樣做的時候,他也使得其他人有可能大大擴展感情和知覺的范圍,因為他給了他們更有表現力的言語。”這一點不難理解卻難以做到。
綜合上面的幾點,我們可以感覺到詩歌創作的艱辛。詩人必須研究技藝,使之嫻熟精準。“匠人”這個詞一直被誤解為貶義詞,艾略特因龐德為他精心刪削《荒原》心存感激,在獻辭中稱之為匠人,以示感激與贊美。這是個意大利詞,正好來自但丁。但詩人不應僅僅滿足于技藝,更要發掘人類更為內在和隱秘的情感,以揭示時代本質的特征。現在寫作的一個誤區是,詩人認為寫作的個人化就是單純地表現個人的情感,而很少能夠將個人情感上升到一個普遍的高度。同樣,詩人們以語言作為工具,但語言并不僅僅是工具,也代表著詩歌本身。因為詩歌中的技藝、情感或經驗最終是以語言來呈現的。詩人不僅要善于使用語言,更要為語言的凈化和豐富盡到力量。可惜國內詩歌理論對語言關注甚少,在詩人間似乎也僅限于口語與非口語之爭,過于皮相。大約都以著名詩人自許,對這些問題也許是不屑一顧的。

查看17781次

上一篇
張志剛(內蒙古))2013年新作
崔治中2013年新作
孫鈞鈞2013年新作參加《時代觀照》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巡回展 展覽名稱:時代觀照--A
《飄移的靈魂Drift of the soul》KRZYSZTOF LINNIKE 作品展
《在野外》藝術活動
下一篇
個體生長——當代藝術的動力
上苑藝術館所在區域-懷柔橋梓鎮2018將變身現代國際小鎮
上苑藝術館7月6日《視覺錯位(Nishastaga )計劃》六人作品展
金屬時代•中國西南英才計劃第三回展—劉東路個人油畫作品展
上苑駐館藝術家董潔支教偏遠小學——羊壩小學四一班 (“行為”十年之約)​ ​
版權©上苑藝術館
技術支持:九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