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不卡|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久久|www.色啪啪.com|刮伦真实厨房|日韩伦理一区

首頁 | 簡介 | 建筑藝術 | 文學 | 新聞 | 上苑藝考 | 藝術家專欄 | 駐館藝術家 | 書訊 | 國際創作計劃 | 藝術品市場 | 上苑人物 | 藝術批評
文章搜索:
標題 作者 內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數字,不得搜索符號!
新聞 > 新聞頭條
上海與臺北雙城會議

[2010-4-7 17:15:45]


上海與臺北雙城會議
 
      高希均教授被邀清為此次上海與臺北雙城會議的主持人-- 介紹兩位市長,并主持上海與臺北雙城會議。劉麗安是高教授的夫人,現作為上苑藝術館"國際駐館創作計劃"的贊助人正攜上苑藝術館管理者程小蓓在美國進行藝術交流。
 
 
 

高希均:雙城、雙博、雙贏

      馬政府執政快近二年,最深遠的政績,就是兩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性互動。這個轉變是臺灣十餘年來付出了沉重的被邊緣化的代價才獲得的。人民最能感受到是直航帶來的方便。臺北飛上海比坐高鐵到南部的時間還快。兩岸的旅遊一夕之間使臺灣多了西湖與黃山,大陸多了日月潭與阿里山。兩岸的經貿與文化交流的擴大,終於漸漸打開了機會最多的大陸門戶與窗戶。執政的國民黨要果斷地做二件事:在「不統、不獨、不武」之下,加快,不是放慢,兩岸的開放;說服,不是屈服於,心存懷疑的少數人。
 
就在這麼一個弔詭而又必須突破的大背景下,臺北市長郝龍斌與上海市長韓正,延續了二○○一年二月馬英九市長時代臺北與上海的城市交流。這次兩市各以臺北花博與上海世博領航,展現了二十一世紀大都市應有的企圖心與大格局。在四月的第二周,二位市長在臺北參加雙城論壇,分享文化、環保、教育、科技、旅遊等經驗,樹立了亞太地區「雙城競合」的新模式。有競爭,才有進步;有合作,才有發展。
 
臺北與上海一峽之隔,歷史上共有精英的聚集、商業的興起、國外的思潮、文化的激盪、及財富的累積。
 
臺北小而美,到處呈顯了精緻、多元、創新;上海大而新,釋放出令人嚮往的魅力、驚豔與機會。
 
當臺北遇上上海,兩個城市的人民可以充滿想像。政府的企圖心加上民間的想像力,就會出現各種交集的可能性。
 
我們要儘量利用郝韓二位市長互動的空前機會,除了增強雙城的交流,更要增加兩地人民彼此的互信。二十年前第一次去北京,新聞前輩蕭乾先生語重心長地說:「比通商、通航、通郵更重要的是通心。」這真是一針見血之論。兩岸的交流不能像煙火一樣的燦爛,但曇花一現地消失;它必須植基於雙方的誠意與互信上,這是一種珍貴的人文資產,現在泛稱為軟實力。
 
在我的認知上,郝市長與韓市長都是有擔當、敢創新,而又有誠信的政治人物。摧毀那「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夢魘,構建「中國人幫中國人」的模式。臺北與上海事實上是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我希望二個城市至少要合領風騷五十年。
 
生長於江南的我,一九四九年離開兵荒馬亂的上海,來到臺北時十三歲;十年後讀完大學去美國讀書,離開那時仍然相對落後的臺北。
 
半世紀後的臺北展現了華人世界中的軟實力,上海則變成了國際舞臺上耀眼的明星。此刻的我何其幸運,在二個小時內可以往返我心目中的兩個家鄉。我是上海人、我是臺北人;更是中國人。
即將於四月八日來臺演講的哈佛大學波特教授,如果看到臺北與上海的密切互動,他一定會興奮地說:「兩岸的競爭力將會同時提升。」
 
十三年前的四月波特教授在臺北的演講中指出:「社會進步的快慢隨共識程度的強弱而定。政府、企業與立法部門要不斷地溝通,增強共識。」兩岸政策的爭論一直是國民黨與民進黨難解的結。展望兩位市長的雙城交流,使我要跳躍式地引用狄更斯在十九世紀中《雙城記》的名句:「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
 
人間四月天。讓我們見證郝韓兩位市長構建了兩城交流新模式。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查看7629次

上一篇
美國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美術館
張廣輝《泛東方》-全球化背景下東方(文化藝術)的意義
入選2010“國際創作計劃”的駐館藝術家順利到館
程小蓓受美國威大邀請,將著力推介上苑藝術館及駐館藝術家
入選2010上苑藝術館·駐館創作計劃·藝術家名單
下一篇
4月8號下午,程小蓓的攝影展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開幕
北京上苑藝術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雙向藝術交流計劃
Walker藝術中心James Turrell 作品
安開著她的奔馳帶著我逛美國
帕特里夏
版權©上苑藝術館
技術支持:九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