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不卡|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久久|www.色啪啪.com|刮伦真实厨房|日韩伦理一区

首頁 | 簡介 | 建筑藝術 | 文學 | 新聞 | 上苑藝考 | 藝術家專欄 | 駐館藝術家 | 書訊 | 國際創作計劃 | 藝術品市場 | 上苑人物 | 藝術批評
文章搜索:
標題 作者 內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數字,不得搜索符號!
新聞 > 藝術活動
《體外的心臟》展訊

[2011-1-19 16:08:16]


《體外的心臟》展訊
 
 
 
作為中比藝術交流展 “籬笆墻外(Over The Hedge)” 系列活動之一,《體外的心臟》影像展定于2011年1月20日-3月6日在比利時圣·尼可拉斯(Sint-Niklaas)美術學院畫廊舉辦,并于1月20日下午4點舉行隆重開幕式。屆時,Sint-Niklaas美術學院院長Ron Van de Vyer教授、策展人劉國鵬博士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榮休院長拉夫教授(Prof. Raf De Smedt)、Sint-Niklaas市副市長Lieve Van Daele先生將出席并致辭。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文化參贊劉東升先生亦將蒞臨祝賀。
此次展覽是一次具有海外旅居經歷的中國藝術家的影像盛會,參展藝術家包括:艾可、陳美岑、Aka Diana Lui、黑月、高媛、計洲、馬不遠、潘星磊、曲健雄、鄭連杰、張大力。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陸此次展覽的官方網站以了解詳情:
http://www.overthehedge.be/hob/artists.html
 
展覽前言
 
旨在展示有海外留學或藝術創作經歷的中國藝術家的作品與思考。一方面,該藝術群體游離或一度游離于中國本土之外,具備雙重或多重文化、藝術背景,另一方面,涉外經歷并不必然造成同母體文化的割裂或隔離,相反,其自我的文化身份因面臨相異文化境遇而得以被強調和重新凸顯,“體外的心臟”之謂,意即游離于中國文化母體之外,而精神維系一如其舊之故也。
同時,處于同異域文化短兵相接境遇中的海外藝術家,其藝術表現之張力往往是雙向或多向的,既尋求對構成其文化身份來源的母體文化進行重新理解和定位,也在對異域文化的接觸中調適已有的藝術態度和認知限度,從而呈現出一種更為開闊和開放的藝術認知能力與藝術表現方式。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深,和該進程的對立物——本土身份的日益被強調,中國的海外藝術家群體已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一種帶有普世意味的世界性歷史進程的試驗品,隨著中國社會的日益開放,和中國本土藝術家同外部世界接觸和交流的日益廣泛,海外藝術家自當被作為這一全球趨勢的先行者得到關注和分析。
異域藝術訓練背景,和對中國文化的深層關懷以及對當下具體社會現實的關注,無疑催生出中國海外藝術群體某些鮮明而又迥異于國內藝術家的藝術觀念和表現方式。
迄今為止,中國批評界對海外中國藝術家群體的關注和聚焦多集中于某些在西方藝術界獲得青睞或成功的人士,在自卑情結的推波助瀾之下,這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往往被迫擔當起作為“邊緣”角色的中國當代藝術進入居“中心”地位的西方藝術界的代言人這一英雄角色,出于一種象征作用,此類藝術家的“成功”,反過來助長了中國當代藝術界和批評界的“鄉愿”心理,使得他們僅僅滿足于這一被幻覺放大的心理意淫,而鮮少觸及該群體的普遍文化意義和現實意義,以及該群體在藝術思考上所表現出的形式各異的個體努力。本展覽即試圖在“現象學”意義上呈現這一特殊群體的普遍思考和獨特作品訴求。
 

查看6167次

上一篇
馬雁近作《想想他,馬驊》及詩一首
程小蓓來南昌大學演講《當代藝術與社會》
悼馬雁
入選上苑藝術館2011“國際創作計劃”藝術家名單及理由
北大學生與余秋雨教授之間的兩個重要的問與答:
下一篇
上苑藝術館-春季(4月10日)植樹與情詩誦讀會
方誠(油畫)-2011駐館藝術家
劉家華(油畫)-2011駐館藝術家
黃香《立正》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三期駐館藝術家工作室開放展
版權©上苑藝術館
技術支持:九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