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豐(中國內蒙古,架上繪畫)
[2014-12-21 9:52:59]
文 豐(中國內蒙古,架上繪畫)
職業畫家,內蒙古藝術學院油畫專業,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美術教育專業。
現任:
中國油畫寫生俱樂部理事內蒙古分部主席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
內蒙古書法家協會會員
北京京都書畫院客座教授
參加:
2003年油畫個展--內蒙古美術館
2004年《椅子上的魚》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內蒙古展區優秀獎
2008年《辦公桌》入選內蒙古寫生展
2009年《月晴》入選內蒙古小幅作品展
2011年《統一與沖突》入選內蒙古青年展
2012年 北京“E-京華3”藝術家聯展
2012年內蒙古迎接十八大美術作品展
2013年參加-和美西藏美術大展
2013年<今日草原>全蒙美術展
2013年第二屆全蒙小幅油畫展
2014年寫生中國油畫作品全國巡展
2014年中國油畫寫生俱樂部江上如畫聯展
2014年入選十二屆美展內蒙古展區
2014年捌柒畫廊名家邀請展
2014年民盟中央美術院內蒙古分院成立美術作品展
2014年 “E-京華4”,雅昌藝術家聯展
2014年博寶首屆具象油畫作品展
2014年內蒙古第四屆寫生展
2014年第二屆世界華人華僑美術作品展優秀獎(中國僑聯、中國美協)
2014年馬來西亞蘭卡威藝術雙年展
2014年第三屆(大芬)全國中青年油畫展(中國美協)
2014年中國油畫院挖掘與發現新人展
收藏獎勵
馬來西亞前總統馬哈蒂爾收藏油畫作品《雪域荒城》
中國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收藏油畫作品《邊城》
文豐其人其畫
初識文豐,典型的蒙古人之形像:體形粗壯,面寬耳闊,眼睛有神,聲音洪亮,威猛彪悍,性格豪爽,酒量大自不必說,與之交往才感受其為人敦厚、樸實。雖然其外形給人以粗獷厚實之感,而內心卻熱情而細膩。人說“畫如其人”,果不其然,觀其畫,典型的北方情懷,大氣磅礴,色彩厚重。細品之下有所感悟,分而述之。
其一為構成:觀文豐兄的近作,基本上是在做減法,把風景物象高度的抽象、概括和協調,強化了空間構成藝術帶來的視覺美感,達到不同于具象寫實油畫和抽象油畫的藝術表現效果。在他看來把豐富多樣的視覺要素組合于自己穩定的、整體的意象空間構成中,達到自己內心感覺到的物象背后的“真實”。文豐以張揚的大筆觸、厚重的色塊,很好的協調了畫面中的點、線、面、形之間組織關系。將快意抒寫與性靈張揚躍然鋪呈,一掃塵俗,使北方風情返歸人性的純真。
其二為量感:“物象背后的真實”是一種對自然有深厚的了解和感悟的本質。文豐為了達到平衡的視覺感受,在油畫意象空間的設計上還突出量感構成美。他構圖畫面時對物象的面積分割、體積大小、容量和重量感等因素進行研究,以及兼顧到長短比例與寬高位置等外形條件構成。同時突出了意象的韻律節奏感。正如克萊夫•貝爾提出的“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線條、色彩、筆觸、肌理、造型的大小對比關系,以及它們在整個畫面中的主次、面積、疏密、位置關系等都關系到畫面的完整與表現。由此可見,文豐的油畫意象空間構成是畫面生命力的表現,也是傳遞情感的表現。
其三為主觀:文豐的畫作對畫面的色彩進行了大膽而主觀的處理比如在尼泊爾寫生作品中對天空的處理。在他看來,畫面色彩要與表現的內容有關、與環境有關也和人的情感、心理有關。文豐認為“色彩的魅力正在于它的以色傳情。欣賞者看到的是畫面視覺中的色彩,感受到的卻是作者的情緒和感情”。因此,在一幅油畫作品中的色彩應該充滿畫家的激情,表現作者的感情。文豐兄通過自己的主觀色彩讓看起來很平常的風景卻給觀者精神上很大的震憾和凈化。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由唐代畫家張璪提出,千百年來被畫壇奉為圭臬。講的是只有自然感受和現實感悟與心靈融合,才能升華為藝術。近年來文豐致力于風景寫生之路,從南到北、從國內到國外,他把對畫面的主觀理論拿到自然中去印證,努力體會古代大師從生活中總結程式的規律。進而營造了自己風景畫的新模式。他的寫生已不是簡單的景物摹移,而是傾注由衷的愛意,賦予山川以性格,流露著從容的抒情性,明朗而溫和,而更加值得玩味的是畫面結構的單純和寧靜,以及貫穿于做畫過程的寧靜的心境。
文豐是樸實的,他的作品藝術也是如此。
李猛
2014 年8月14日于成都畫院
查看471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