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記事之三:張志剛
[2012-12-15 11:00:30]
(毛新國) 上苑記事之三:張志剛
志剛在上苑創作的山水計劃系列,貌是具象,實際上是極為抽象的;他的山水顯然已不是純自然的具體的山水,而是他心中理想的山水。
在我看來,這些作品與其說是其心手敏感于心性,在材料的自由流動與隨機控制里相互運化生發完成的軌跡,毋寧說是一個逡巡于冥冥時空、茫茫宇宙的靈魂在長川大野行走之后的顯影與留蹤。
應物會心,如同一個中古的詩人,在這里,他將自己存在的本體與山水存在的本體合二為一,好象其間有一種命定的默契;他應該是在這種默契里,體味到宇宙的恢弘、博大和生命的空寞與悵然的。因為這種感懷確鑿直接地作用于我們的內心,把我們帶入了存在者關于永恒的夐遠的渴慕與追問里------ 雖然使用綜合材料的手法,但他總能將畫面處理的沖和而凝練,肌理中蘊涵著理智,流痕中彌漫著情思,這源于他的真摯,也是他的過人處;他后來完成了行跡系列,少了些須的空寞,多了絢爛與繁復,意象迷人,但基調仍舊是沖和的,不過還是山水的質趣。
他的山水是宜于目視,更宜神遇的。目視,能空明我們的心性;神遇,可弘闊我們的心懷。
他好像不喜歡在山水里綴以人物,也許他認為人物的出現會局限真正的山水精神。我問過他為什么沒有款式,他說自己不善書;其實他信筆而為的行草清迤流利,霧晦云顯,又有松秀之趣,極見格力的;如同他的文字。
查看44929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