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主題:《行走》
實施人:西Ⅲ小筑(冬野、周曉帆、李文光)
地點:北京上苑藝術館一層二號展廳
時間:2012年4月18日
作品媒介:布面油彩4件200cm*140cm
紙本水墨10件 4尺~~8尺
雕塑15cm*16cm*36cm,3件
綜合材料10件,35cm*42cm
展覽闡述:
我們責怪自己說了太多可說之事,而對不可說之事,卻說得不夠。
“要不這樣。給豬辦個展覽吧。為什么?什么為什么!就是一個展覽。那有什么意義?我就想讓我們知道,豬也在看我們的作品。那又有什么意義?我的作品多了一群不一樣的觀眾。那又怎樣?我很高興。不會覺得很無聊嗎?那無聊了,會想些什么不無聊的。就這樣,給豬做個展覽。什么意思啊?看豬,看你。什么意思啊?很像。什么意思啊?無聊的人給無聊的豬做了個展覽。什么意思啊?藝術的。不懂。呵!最終,一切都會安寧。只有存在之難,無法安寧。”
如果說展覽《要不這樣》拋出了自我存在的困惑,那么《行走》將是尋找的過程。就算未來不給我們以任何希望吧——我們奇特的存在正是在這個當下最強烈的激勵著我們。要我們按照自己的標準和法則生活。激勵我們的是這個不可思議的事實。我們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無限的時間才得以產生,我們除了稍縱即逝的今天之外別無所有,必須就在這個時間內表明我們緣何和為何恰恰產生與今天。對于我們的人生,我們必須自己向自己負起責任。因此,我們也要充當這個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讓我們的生存等同于一個盲目的偶然。我們要為了獲得自由而進行實驗。世上有一條唯一的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問,走便是了。“當一個人不知道他的路還會把它引向何方的時候,他已經攀登得比任何時候更高了”說出這個真理的是誰呢?
冬野水墨作品闡述————
行走在這個世界沿著318國道,從這里出發,到城市的另一頭,沿途經過了無數的村莊與城市,再到海的那一邊,我從未停止過追尋理想的腳步。每一次行走便是一次對人生的體驗與積累,我幾乎所有的認知和經驗以及那些故事都取決于這樣的行走,在路邊,在車站,在山中。。。。。。不斷的對話交談,與一個人,一條狗,與那座大山,那條河流。
青海湖 長白山天池 天山天池 上海金山
李文光作品闡述—————
我要說些什么。2009年我在上苑駐館創作的作品,2012年它們和我又回到了這里。你們問我,看我會回答些什么。多了幾根線,加了幾個方。
2009年
周曉帆作品闡述————
光打在了她的臉上,她只是面無表情靜靜的站在櫥窗后,在白色的空間中,看著窗外黑色的夜,人來車往,霓虹閃爍。這個情景像極了一出現在進行時的啞劇,沒有結尾,也沒有歡笑,更沒有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