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mental Video of Chen Xuegang
[2011-1-28 19:16:00]
(上苑藝術館2011年國際創作計劃候選人)
1968年出生于安徽,曾學習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多領域藝術的實踐者,曾工作過的職業有:平面設計師、插畫師、影視廣告和動畫導演等;目前主要從事實驗錄象和新媒體藝術的創作,F工作和生活于北京,自由職業藝術家。
主要藝術經歷:
1990:《陳學剛黑白畫藝術》個展 合肥
1999:《1999——消失的世紀》實驗海報設計展 深圳
2000:《外線藝術七人展》 深圳
《都市噴嚏》當代藝術展 深圳騎士畫廊
2003:《首屆中國獨立動畫映象展》 北京
2004:《陳學剛藝術作品展》個展 合肥
“學院之光”2004年中央美院畢業生優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美術館
《印象》當代藝術展 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
“印記”——版畫五人展 上海
2005:“本性難移”——當代藝術展 深圳
2006:“宋莊制造”——2006宋莊藝術家推介展 北京
2007: 中國首屆“威尼斯網絡藝術雙年展” 網絡媒體
“宋莊制造”——2007宋莊藝術家推介展 北京
“07影像檔案展” 北京宋莊/798藝術區
2008: “928點擊展” 網絡媒體
“失重”-南京+佛羅里達國際當代藝術雙城展 南京/佛羅里達
第三屆北京獨立電影論壇 北京
生活在宋莊(四)—宋莊及周邊藝術家群落田野調查展 北京
2009: 第十四屆香港獨立短片節(ifva 14) 香港
德國奧柏荷辛國際短片節 德國
2009“五.四”國際青年藝術節 北京
第九屆新加坡短片節 新加坡
韓國首爾實驗電影節“譯象”單元 首爾
第四屆北京獨立電影展 北京
“回憶未來.未完成”—實驗媒體藝術展 北京
2009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南京
“大家一起玩”——衍生藝術作品展 北京
造影青春:第三屆重慶民間映畫交流展2009 重慶
混合與分享·CC綜合藝術展(Ⅰ) 北京798
2010:2010駐華韓國文化院“感覺移動展” 北京
2010影像檔案展 北京
“現場 • 進行時”影像對話展 北京
“猜火車”當代藝術與獨立影像展映與交流 北京
藝術北京2010當代藝術博覽會“藝術家影院” 北京
2010廣西當代藝術影像展 南寧
競技場:北京后繁榮 澳大利亞國立畫廊Hazelhurst
《激情的蛻變》視頻截屏
實驗影像作品《激情的蛻變》
主題闡釋:
影片以波普、荒誕、超現實和拼貼的美術風格為主要基調,以二維動畫和數碼相機逐幀拍攝相結合為表現手法,并借用中國上世紀六七年代的“高大全”、“紅光亮”藝術形象和造型重新演繹革命激情年代的理想遭遇當今中國社會現實的種種問題。而在遭遇當今中國社會現實的一瞬間,他們和我們一樣迷惑、茫然、不知所措。浪漫柔情和鋼鐵意志被冷漠和麻木無情擊碎。世界貪婪無休止地膨脹,斗志和熱情的頭腦已萎縮。 “高大全”的體魄和火紅的青春被私欲代替。未來到底如何?我們無法預知,只有無奈和迷茫。
美術風格:波普、荒誕、超現實和拼貼(彩色)
表現手法:二維動畫和數碼相機逐幀拍攝相結合
動畫時長: 2分43秒
視頻規格:720X576像素
背景音樂:主旋律節選樣板戲《紅色娘子軍》音樂片段進行改編。并加入現實場景的聲音,組合、拼貼和改造。整個影片音樂節奏快速、緊張和壓抑。
《激情的蛻變》視頻截屏
實驗動畫《面孔》截屏2
針對中國目前藝術界(主要是當代藝術界)的缺乏創造力的圖象模仿和單一化的形式,提出批判。如到處泛濫且千篇一律的大頭、傻笑、嘻皮、庸懶、政治波普和性意味的美術樣式等。這種盛行的樣式和狀態逐漸吞噬著藝術家的個性和良知。藝術家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品格和探索精神。藝術由此失去自由和活力。更由于金錢的誘惑,藝術現狀令人窒息。
動畫名稱:《面孔》 動畫規格:720x576像素
動畫時長:2分46秒 創作年代:2006年
實驗動畫《面孔》截屏1
實驗錄象作品《偶像》
在中國,毛是歷史上公認的領袖和偶像。但是,現在偶像的光輝形象正在破滅并遭到懷疑。領袖的神圣在面對中國現實時,神話已經失去。人們從盲目的崇拜中解脫出來,并得到了自由和解放!偶像的面孔不一定都是紅光滿面、充滿正氣的,他同樣也會有“人”的一面,會有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欲。藝術家便是通過一幀一幀的繪畫毛澤東畫像的過程,來重新解讀和詮釋偶像在當下的遭遇和意義。藝術家并試圖以手繪的方式來表達對領袖人物的尊崇和敬仰,但由于繪畫技術性滯后和偏差,從而不自覺地造成繪畫的最終結果難以達到之前所預料和期待的“美好”愿望。“偶像”的光彩和尊容在此卻黯然失色!這種事于愿違的悖論也恰好反映了藝術家或者大眾的內心矛盾和無奈。這樣,大量的靜止畫像當通過正常速度的播放時,你會發現偶像的表情極為“豐富”的一面;而這些微妙的“表情語言”也許正是我所期待的效果。
作品名稱:《Idol》
作品時長:1分45秒(1 Min 45 Sec )
導 演:陳學剛
制 作:陳學剛
音 樂:無
實驗動畫藝術《幻境》簡介
作品名稱:《幻境》
作品時長:5分鐘(5 Min )
導 演:陳學剛
制 作:陳學剛
作品規格:1920X1080像素
音 樂:
創作年份:2010年
是對所謂“盛世中國”下的社會情境的批判和反思,是對私欲膨脹和物欲橫流下的嚴酷現實進行悲憫的“浮世繪”,一切都是那么的荒誕和迷離,我們生活在重壓之下難以逃脫。是誰再制造人類的病痛?
作品名稱:《顫》
作品時長:2分20秒
作品規格:720X576像素 彩色單頻
影片形式:以數碼相機逐幀拍攝和網絡圖片相結合的方式
聲音處理:建筑工地現場錄音
作品簡介:
在飛速變化的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和城市改造運動中,我們古老的傳統正面臨和遭受創傷。人類的私欲像魔鬼一樣吞噬著華夏文明。生命在流血,大地在顫抖。。。。。。
作品名稱:《我》
作品時長:1分鐘34秒
作品規格:1920x1536像素 彩色標清單頻
作品簡介:
影片以大量的網絡圖片(不同身份人物頭像面部特寫)和數碼相機實拍的各類人物頭像相結合,并以每一個頭像為一幀的單位方式串接成逐幀動畫影像。通過正常速度的視頻放映,這樣大量的頭像圖片便產生了 “超速”的變化,轉化成動態的視覺形態。本來每一幀的清晰人物頭像面貌被瞬間掃過,所以我們從超速即逝的動態影像表面無法觀察到每一個頭像的面部特征和有關信息。從而堵塞和阻斷了觀眾讀取影像的心理,大量的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頭像在瞬間即逝的變化中,面部已變得模糊;觀眾無法在影像里找到明晰的答案和參照,我們力求想找到“我”的面部細節和信息,但結果伴隨的只有茫然和失語,我們無法尋到有關“我”或者生命體的答案。這樣的超速變換的頭像也正好暗合了快速變化的中國現實,我們已無力把握自我、認清自我,并以這種超速的慣性繼續迷失!拔摇钡降资钦l?“我”期待找到“我”;“我”在哪里?
作品名稱:《渺》
作品時長:3分鐘30秒
作品規格:16:9高清寬屏 彩色
作品形式:手繪動畫和其它材料結合
作品簡介:
影片以超現實和荒誕的手法來表現中國社會現實中,人作為生命體的漂浮感和不確定感。中國的急速變化,對人與人、人與歷史、人與社會關系產生了很大的反應。作為人的生命肉體也時時刻刻受到逼迫。文化斷裂和精神斷裂同樣折磨我們的神經。動畫影片力圖在圖式和心理層面進行探討和挖掘,表現人在現實中的苦悶和壓抑。在古老和現代的時空交錯中尋求詩意和慰籍。荒誕、游離、不知所措的情感狀態和心理是影片的主要基調,音樂陰郁、灰暗;并以此來呈現人作為生命體處于“漂浮”和“失重”的狀態。
revealed 4262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