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嘉(繪畫、影像裝置)北京
[2013-12-9 12:42:51]
楊欣嘉(繪畫、影像裝置)北京
1983 年出生,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
個展
2013年 物是-楊欣嘉,方空間,北京
群展
2013年 第14屆OPEN國際行為藝術節,空間站,北京
2013年 視覺錯位(Nishastaga )計劃,上苑藝術館 ,北京
2012年 無界限-五四國際青年藝術節,悅美術館,北京
2011年 新星星藝術節,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
2011年 多少,EGG畫廊,北京
2011年 偷-潛入畫廊計劃,實驗藝術項目,北京
2010年 10元計劃,實驗藝術項目,中國
2010年 世界凹凸不平,亦安畫廊,北京









《7》 12×9×7cm單件 圖像裝置 2012.

《89×64》89cm×64cm 藝術微噴 2012.
《地平線》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 2013.

《艱難的閱讀》80cm×80cm 藝術微噴 2013.

《故》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 2013.

《離》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 2013.

《胖子的憂傷》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 2013.

《受》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 2013.

《左手右手》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 2011
作品說明
1、《89×64》圖象來自89事件,圖為大板車運受傷學生奔赴醫院場景。
2、《艱難的閱讀》圖象來自文革歷史照片,圖為游泳隊在訓練前讀紅寶書。
3、《離》圖象來自孫志剛小時候的家庭照。
4、《胖子的憂傷》來自朝鮮的新聞照片,金正恩慰勞空軍戰士。
5、《地平線》關于大饑荒的歷史照片。
6、《故》蔣氏父子離開大陸前告別家鄉的合影。
7、《受》嚴打時期處決罪犯照片。
8、《7》這件作品把發生在2008年的上海楊佳殺警案作為創作背景材料,將已經被執行死刑的楊佳和被楊佳殺害的六個警察作為圖象來源,將他們的肖像分別噴墨打印在石膏塊上,然后裝進白色鐵盒子里面,在表面上撒上石膏粉末。把石膏澆注在盒蓋上,在盒蓋的石膏上刻著死者的名字、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將這7個造型一致,體量一致的盒子按照年齡順序呈直線排列。
創
作簡述
本人的圖象作品的創作方式是一種圖象的衍生、再生產的方式。作品的原始圖象來自網絡,它們分別是新聞圖片、歷史照片、個體記錄等。本人采用電腦圖象軟件來處理這些圖象,分析構成圖象的各種因素——人物關系、空間、場景、事件等,然后將各因素進行拆解、抽離,生成出新的圖象。這些新的圖象跟原始圖象之間保持著內在的聯系,同時將衍生出新的意義。
查看608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