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木林森計劃”藝術展
[2009-11-5 16:33:34]
“徐冰:木林森計劃”藝術展

展覽城市: |
廣東 - 深圳 |
策 展 人: |
馮博一、王曉松 |
展覽時間: |
2009-11-01~2009-12-06 |
開幕酒會: |
2009-11-01 16:30-18:00 |
展覽地點: |
何香凝美術館 |
備 注: |
展覽總監:樂正維 策展助理:蔣南南、陸新
|
“木林森計劃”是藝術家徐冰為集資恢復肯尼亞森林綠化而設置的一套自動循環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徐冰通過教授少年兒童繪畫樹木的方法,利用當今網絡科技的拍賣、購物、轉賬、空中教學等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實現孩子們在紙上畫的樹,變為真的樹而生長在肯尼亞的土地上的理想;使部分資金從富裕地區不間斷地流向相對貧困的肯尼亞,為恢復肯尼亞的植樹造林提供資金。同時,在所有參與此項目運轉的人們都獲得利益的原則下,使他們為恢復肯尼亞的森林做出不同的貢獻,并使該計劃得以循環往復。
這次展覽是徐冰“木林森計劃”階段性結果首次在國內的美術館延續展出與實施,也是該計劃第一次與肯尼亞以外的少年兒童進行互動、合作。何香凝美術館邀請深圳一些5至10歲的兒童參與到“木林森計劃”中來。他們的作品在經過徐冰挑選、編號后,也將在何香凝美術館與徐冰及肯尼亞孩子的作品共同展出,并將融入到徐冰未來的森林系列的創作之中。同時,在美術館現場出售及專門的網站上進行拍賣,最終進入到“木林森計劃”所設定的為肯尼亞綠色帶恢復的資金循環系統中。徐冰說:“我們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參與這個項目,使自己也成為一個幫助找回大森林的孩子”。展覽內容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展出肯尼亞少年兒童創作的圖畫20幅;二是徐冰為了使學生的原作具有保存、增值的可能,將這些單幅畫作編號,并根據這些少年兒童的繪畫,組合創作的大幅的森林風景畫3幅;三是深圳兒童在何香凝美術館參與這一計劃的繪畫作品;四是徐冰有關“木林森計劃”的文字記錄、草圖、影像、視頻展示,以為深圳的觀眾全面深入地了解這一計劃項目的多樣性提供基本的文獻資料。
在徐冰的《愚昧作為一種養料》一文中他談到,作為一種實驗,“木林森計劃”的理論和技術準備,從七十年代就開始了。它不是傳統繪畫或雕塑的視覺概念與樣式,不是對現實的“藝術再現”,也不是由“現成材料”組合的裝置,而是通過藝術家的睿智和作用,以文化學角度建構的一種新的綜合形式或系統來呈現的平民化藝術計劃項目。它打破了以往在人們心目中對藝術作品形態的慣常審美與理解,既包含著徐冰一直堅持的“藝術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也體現出他對于藝術創作的核心——藝術與生活、與客觀世界之間的關系這些最本質命題的反省和認識。在徐冰設定的這個系統的運轉過程中,包含著人與自然、知識傳授、藝術創造、關愛與關懷、溝通互利等等因素,呈現了藝術創作具有各種可能的開放性思維。這是藝術家徐冰始終試圖從當代藝術系統外來質疑系統本身存在問題的又一次有益的嘗試。
上苑藝術館收藏徐冰十多年前作品《天書》
這是2000年春節梁思成、林微因之子梁從誡教授贈送給高希均、劉麗安夫婦徐冰十多年前的作品《天書》。現由高希均、劉麗安夫婦轉贈上苑藝術館館藏。

40X50CM

查看6711次
|